[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红外线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01437.9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窦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派锐思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18 | 分类号: | F23D1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红外线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燃烧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安装方便、成本低的模块化红外线燃烧器,面向涂装、表面处理、烘干等行业领域内的各种工业烘炉。
背景技术
在我国,红外线燃烧器应用在涂装、表面处理、烘干等行业的工业烘炉上的已有多年的历史。他的工作原理是:燃气与空气充分预混后在蓄热体内充分燃烧,并将产生的热能以红外线形式辐射至被烘烤物体;由于燃烧器燃烧时辐射的红外线的波长与水分子振动的波长相当,可以与水分子形成共振并产生热量,从而使物体在被从内而外进行加热的同时水分也从内而外的蒸发出去,因此相比传统的热风循环加热法的“吹干”方式具有更强穿透力、加热效果也更均匀,大幅提高了固化或加热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由于红外线燃烧系统不需要循环风道和热交换室,控制方式也是分散控制,所以具有安全、易控、初始投资较低、热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能够满足广大用户对固化或烘烤的更高的质量要求。
目前的工业用红外线燃烧器多为长条“T”形结构,以铸铁材料作为炉壳,将蓄热体用冲压压板等零件固定在炉壳上面,导致发热面周围形成较宽的“边”。因此只能进行点状辐射加热,无法用多个燃烧器组成连续发热的平面或直线,从而造成应用范围较窄。而且目前传统的红外线燃烧器大多非常笨重、不易安装维护,间接导致运输、储存、安装和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成本低的模块化红外线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模块化红外线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红外线燃烧器包括外壳、催化网、蓄热体与卡槽、进气管、预混调节器,卡槽安装在外壳的两内侧壁上,蓄热体的两侧安装在卡槽内,燃烧器外壳顶部向内折弯5毫米,燃烧器外壳顶部与蓄热体之间形成一个面槽,催化网放置在面槽内,燃烧器外壳为四方形体,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安装通孔,通孔内穿有长条螺丝。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红外线燃烧器外型设计为不锈钢板焊接外壳、长方形、窄边、模块化设计,单个燃烧器重量轻、外形美观、发热面大、边缘仅有5毫米宽,可以按照需要将多个燃烧器组装成形状不同、燃烧面积大小不同的新模块,而且操作方便,只需借助长条螺丝从机身穿透固定就可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红外线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模块化红外线燃烧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红外线燃烧器包括外壳1、催化网2、蓄热体3与卡槽4、进气管5、预混调节器。卡槽安装在外壳的两内侧壁上,蓄热体的两侧安装在卡槽内,燃烧器外壳顶部向内折弯5毫米,燃烧器外壳顶部与蓄热体之间形成一个面槽,催化网放置在面槽内,燃烧器外壳为四方形体,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安装通孔,通孔内穿有长条螺丝。
红外线燃烧器外型为长方形模块化设计,可以按照需要组装成形状不同、燃烧面积大小不同的新模块,而且操作方便,只需借助长条螺丝从机身穿透固定就可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派锐思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派锐思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01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电池
- 下一篇:氧化铝分解槽降温热管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