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式自动泄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9148.X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6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劲武;周铁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达海鑫灭火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2 | 分类号: | F16K17/02;F16K31/04;A62C3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泄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体灭火系统的电动式自动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安装泄压口备受重视,自动泄压装置已成为气体灭火系统的主要设备。但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使用的自动泄压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当防护区内出现高压气体时,这些泄压装置很难及时准确地采集高压信息,无法保证泄压正常进行,且这些泄压装置内部结构复杂,安装调试麻烦,工作可靠性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开启可靠、且安装调试方便的电动式自动泄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式自动泄压装置,包括箱体、叶片装置和驱动装置,叶片装置和驱动装置固装在箱体内,箱体由隔板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侧壁上设有引压口,驱动装置固装在第一腔室内,叶片装置固装在第二腔室内,并通过皮带与驱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微电机、主动轮、电接点压力表、继电器、微动开关,电接点压力表与继电器电连接,继电器与微动开关电连接,微动开关与微电机电连接,主动轮安装在微电机的输出轴上,引压口与电接点压力表连通。
进一步的,叶片装置包括:叶片、叶片转轴和被动轮,叶片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二腔室的两侧壁上,叶片安装在叶片转轴上,被动轮安装在叶片转轴穿出隔板的端头上。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上装有皮带调节装置。
进一步的,皮带一头连接在叶片装置的被动轮上,一头连接在驱动装置的主动轮上。
进一步的,叶片装置为百叶窗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电动式自动泄压装置,由于驱动装置内安装微电机、主动轮和控制微电机动作的电接点压力表、继电器、微动开关,内部结构简单,通过调节电接点压力表的触点位置设定自动泄压装置的启闭压力值,这样当防护区内出现高压气体时,本实用新型电动式自动泄压装置能够及时准确地采集高压信息,保证泄压正常进行,且成本很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号说明:1箱体,11引压口,12隔板,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
2叶片装置,21叶片,22叶片转轴,23被动轮,
3驱动装置,31继电器,32微电机,33微动开关,34电接点压力表,35主动轮,
4皮带,5弹簧,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动式自动泄压装置,包括箱体1,叶片装置2和驱动装置3,箱体1内固装有叶片装置2和驱动装置3,箱体由隔板分为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在第一腔室13内安装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包括:微电机32、主动轮35、电接点压力表34、继电器31、微动开关33,其中,电接点压力表34与继电器31电连接在一起,继电器31与微动开关33电连接在一起,微动开关33与微电机32电连接在一起,主动轮35安装在微电机32的输出轴上,在第一腔室(13)的一侧壁上设有引压口11,其电接点压力表34螺接在引压口11上;叶片装置2包括:叶片21、叶片转轴22和被动轮23,叶片转轴2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二腔室14的两侧壁上,叶片21焊接在叶片转轴22上,被动轮23安装在叶片转轴22穿出隔板12的端头上,叶片装置2通过三角皮带4与驱动装置3连接,三角皮带4的一头连接在被动轮23上,一头连接在主动轮35上。
驱动装置3上还装有弹簧5和螺钉6,通过旋动螺钉6调节弹簧5来设定皮带4的张紧力,保证传动可靠,确保电动式自动泄压装置设定的开启压强值和关闭压强值准确可靠。
叶片装置2为百叶窗式结构,百叶窗式结构就是主动叶片21与从动叶片21之间连接有竖向轴,当被动轮23带动主动叶片21时,主动叶片21就带动从动叶片21旋转。
电动式自动泄压装置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发生火灾时,气体灭火系统释放灭火气体导致防护区内压力超过建筑物内设定的允许压强,这时驱动装置3工作,微电机32正转,通过皮带4带动叶片21正向旋转开启,泄放防护区内超压的气体。当防护区内的压力降到设定值时,微电机32反转,通过皮带4带动叶片21反向旋转关闭,维持防护区内的灭火浓度,达到规定的灭火剂浸渍时间,将火灾及时扑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达海鑫灭火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达海鑫灭火系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1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