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极灯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9090.9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刚;凌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雨丁(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52 | 分类号: | H01J61/52;F21V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极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的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无极灯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无极灯主要是由变频器、功率耦合器和灯泡三部分组成,它是通过高频发生器的电磁场以感应的方式耦合到灯内,使灯泡内的气体雪崩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等离子受激原子返回基态时辐射出紫外线,灯泡内壁的荧光粉受到紫外线激发产生可见光。无极灯具有光效高于钠灯三倍,寿命长于钠灯五倍,成本低于LED灯五倍的超凡性能,其为新一代最高效的节能光源。
但是,高频无极灯在其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也大大限制了无极灯的发展。现有的无极灯散热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种无极灯散热装置,包括导热体、及与导热体连接的散热部,其中,散热部为铜铝复合部件,且铜铝复合部件的含铜部与导热体接触,无极灯的散热就是通过散热部在铜铝接触的部位及附近面积散热。散热部为铜铝复合部件,其散热器仅在铜铝接触的部位及附近面积散热,而照明装置如无极灯的泡体是密封的,很难达到其散热的要求,随着温度的上升,光源的功率会发生变化,照明效果变差。长期高温工作还会降低整灯的寿命。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风扇给无极灯散热降温的方式,如专利号为200720014105.8的中国专利“一种风冷照明灯具”,其在灯具底座安装高频电源系统的相应位置处增设风冷装置,在风冷装置的线路上设有热偶开关,风冷装置与高频电源系统和灯体之间设有喷风孔。该散热结构是通过喷风孔向灯罩内吹入空气,从而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由于风扇能力的限制,这种散热方式只有利于降低灯罩内喷风孔局部位置的温度,散热效率低,不利于整个灯罩内温度的均匀,不利于保证整个灯罩内都处于恒温的环境。
在专利号为200710031600.4的中国专利“一种无极灯耦合线圈快速散热的方法”中描述了一种散热结构,其在灯头上装有轴流风扇和管架,管架伸入内泡中直至内泡的中心腔,管架靠中心腔的一端外部绕有耦合线圈,内部与耦合线圈对应的位置有磁管,管架的外部与内泡内壁间形成一圈外风道,管架内部形成内风道,由底气道、内风道、中心腔、外风道、侧气道共同组成无极灯耦合线圈轴流式风扇的风力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需要对无极灯的内部结构进行更改,结构复杂,而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散热效率高的无极灯散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极灯散热装置,包括灯罩、灯泡、及灯泡散热底座,还至少包括灯罩连接组件及一个风机组件,所述灯罩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灯罩连接固定的第一连接部、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灯泡散热底座的灯泡安装座、及用于直接或间接与所述风机组件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灯泡安装座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贯通同所述风机组件一起形成散热风道,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方向背对所述灯泡方向,所述灯泡散热底座与所述灯泡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用于空气流通的间隙。
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安装座及轴流风机。
所述灯泡散热底座部分安装于所述灯泡安装座内。
所述的灯罩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灯泡安装座为套筒式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边缘形状与所述灯罩的开口部形状相匹配。
所述灯泡散热底座的外周呈波纹状。
所述灯罩连接组件与风机组件之间通过一个过渡连接件间接固定连接,所述过渡连接件构成所述散热风道的一部分,所述过渡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过渡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相互插接,并用胶密封固定连接。
在第二连接部内设置有防虫网或膜片。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极灯散热装置,针对无极灯发光源的发热特性,利用风机使整灯空间范围内形成较强的空气对流,从而将光源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的散发出去,提高了整灯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本实用新型采用向外抽吸空气的方式,而且将灯泡散热底座直接安装在灯泡安装座内,可直接收集灯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散热效率,在灯泡散热底座附近构建负压环境,使灯罩和风道内形成稳定的热空气对流,大大提高了无极灯的散热效能,而且有利于保证灯罩内温度均匀,使发光源保持在恒温状态下工作,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该散热装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可以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另外,此装置可以独立或组合使用,以便形成更为有效的空气对流效果,其形成空气对流负压的装置,不仅仅限制于风机,同时包含更便于形成空气对流的其他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雨丁(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雨丁(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换灯泡夹
- 下一篇:基于图像相关性评估的图像分割阈值确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