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满眼钻井钻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99005.9 | 申请日: | 2010-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1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贤 |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16 |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许祥述 |
| 地址: | 63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满眼 钻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地震勘探及地质矿产普查钻井的钻具,尤其是一种近满眼钻井钻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钻井设备主要由钻机、动力及传动装置构成。目前钻机主要有风钻、水钻两类,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区域和地质条件钻井,但不论是风钻还是水钻的钻具均采用钻杆、钻头相互连接构成,钻杆多为5mm厚的管状体,且钻杆外径与钻头外径差异较大,多为1-2倍,如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外径33.5mm的钻杆、厚度均为4-5mm的无缝钢管,它们与外径为80-110mm的钻头连接,这种结构的钻具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钻井工作过程中,普遍将地面设备总重量全部压在钻杆上进行钻井,企图提高钻井速度,当钻杆在增大到500千克以上时,钻杆在井筒内就会弯曲,30米深的钻井往往会形成2-3个弯曲切点支撑在井壁上,使地面给钻井加压力大大削减,导致钻速降低,钻井效率低,需配套的动力和附属设备多,搬运十分困难,二是钻杆弯曲后钻杆横向拍打井壁造成井壁掉块垮塌,卡钻,极易造成钻具断裂。三是井径增大,循环减慢,钻屑、泥沙难以带出地面,形成卡钻,钻具难以提出井口。四是钻头在钻杆下部钻杆弯曲后钻头也随之形成倾角造斜,方位角增大,井身质量差,井眼形成狗腿子状,提钻时,钻杆释压后自然伸直,卡在30m的井下起钻困难,施工捅井下药很难到井底,严重影响作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抗压强度大,井下环空间隙小,钻杆不易弯曲,加压直接在头上,钻井速度快,效率高,钻井井壁光滑,垂直的近满眼钻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钻杆、钻头,其特征在于钻头与钻杆间增设一与钻杆外径相同的钻铤,钻铤上下接头与钻杆接头相同,钻铤外径小于钻头外径4-15mm,钻杆管厚为6-9mm,钻铤管壁厚为20-25mm。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一方面增设钻铤,另一方面增加钻杆和钻铤管壁厚度,不但增强钻杆、钻铤抗压强度,使之在钻井进程中不弯曲,同时增加钻杆与钻铤的重量,利用钻杆钻铤的重量能更有效地施加钻压于钻头,提高钻井速度和钻井效率,保证钻井质量,有效防止钻杆弯曲情况发生,减少或消除钻头被卡,提升钻头出井困难的情况。同时本实用新型所需动力较小,附属设备小,搬运十分方便,由于本实用新型作业环空间隙小,所需水或气量极少,较易带出钻屑和泥沙。从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可以实现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钻杆1、钻头3,钻头与钻杆间增设一钻铤2,钻铤外径与钻杆外径相同,钻铤的上下接头与钻杆相同,当然根据需要也可增设2-3个钻铤,本实施例增设有一个,钻杆与钻铤外径根据钻头的最大外径设计,均小于钻头最大外径4-15mm,本实施例选用钻杆最大直径为65mm,钻头最大直径为75mm,钻杆管厚为6-9mm,本实施例选用6mm,钻铤管壁厚为20-25mm,本实施选用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贤,未经李云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9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偏磨耐高温复合抽油杆扶正器
- 下一篇:自装式电动修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