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排净率的真空泵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6340.3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1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王岩;刘允峰;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特士德真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5/02 | 分类号: | F04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排净率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排净率的真空泵。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真空泵,当转子运转到泵腔两半圆交汇处时盲区较大,挤压气能力弱,同时关闭了进、排气槽,使盲区内的气体处于封闭状态,因而造成真空泵排净率不高,排液能力不强。由于盲区内的气体处于封闭状态,内部气温迅速升高,形成盲区的转子、隔板的温度也随之升高,通过热传导,与转子、隔板相连接的主轴温度也随之升高,缩短了主轴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排净率的真空泵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提高真空泵提高排净率,增强了排液能力的真空泵。
解决本实用新型存在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提高排净率的真空泵包括由转子1、转子2、进气腔3、转子2爪4、壳体5、盲区6、主轴7、主轴8、转子1爪9组成。转子1与主轴8相连接,转子2与主轴7相连接,转子1、转子2、进气腔3、转子2爪4、盲区6位于主轴7、主轴8与壳体之间,转子1爪9与转子1相连接,转子2爪4与转子2相连接,进气腔3位于转子1、转子2与壳体之间,当转子1、转子2运转到泵腔两半圆交汇处时形成盲区6。转子2爪4的宽度由传统真空泵爪的25单位宽度变为60单位宽度,转子1爪9的宽度由传统真空泵爪的25单位宽度变为60单位宽度,当转子1、转子2运转到泵腔两半圆交汇处时盲区6变得极小,挤压气能力增强,同时改变了气道使排气槽没有关闭,进气槽也处于开放状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排净率的真空泵,当转子1、转子2运转到泵腔两半圆交汇处时盲区6变得极小,挤压气能力增强,同时改变了气道使排气槽没有关闭,进气槽也处于开放状态,因而提高排净率,增强了排液能力,降低主轴温度,提高了主轴寿命。解决了过去想解决而始终得不到解决的方法,并加以运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排净率的真空泵结构示意图。由转子1、转子2、进气腔3、转子2爪4、壳体5、盲区6、主轴7、主轴8、转子1爪9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排净率的真空泵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排净率的真空泵由转子1、转子2、进气腔3、转子2爪4、壳体5、盲区6、主轴7、主轴8、转子1爪9组成。转子1与主轴8相连接,转子2与主轴7相连接,转子1、转子2、进气腔3、转子2爪4、盲区6位于主轴7、主轴8与壳体之间,转子1爪9与转子1相连接,转子2爪4与转子2相连接,进气腔3位于转子1、转子2与壳体之间,当转子1、转子2运转到泵腔两半圆交汇处时形成盲区6。转子2爪4的宽度为60单位宽度,转子1爪9的宽度为60单位宽度,当转子1、转子2运转到泵腔两半圆交汇处时盲区6变得极小,挤压气能力增强,同时改变了气道使排气槽没有关闭,进气槽也处于开放状态因而提高排净率,增强了排液能力,解决了过去想解决而始终得不到解决的方法,并加以运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特士德真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淄博特士德真空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6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螺杆式空压机的对中装置
- 下一篇:防止水泵推力轴承划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