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阻发热器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5165.6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0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宗渊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06;H05B3/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发热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阻发热器改良结构,主要将一般正温度系数热敏阻(PTC)刚性加热组件,设成小的独立片状,配合一组由金属板片弯制成形具适当曲弧设计的固定板,其外缘排列曲折的薄片状的散热片贴覆固定组装成一导热本体,将小片状的刚性加热组件排列粘固包覆于散热片的外环面,依固定板一端所设端子的通电导热,达到环状的加热装置设计,使传统PTC加热组件可随的组成一具相对弯弧设计的加热器结构,达到电阻发热器多元使用的实用功效及目的。
背景技术
传统正温度系数热敏阻(以下简称:PTC)刚性加热组件的使用,由于其刚性不可弯折的结构特性,当用于加热装置使用时,由于其不可弯折的特性,通常都是设成长板片状,由于其材质坚硬不可弯折的物性,用于一般空调增温使用时,通常仅能以整排状的迭组设计,如图6、图7所示状,当用于一般管形或圆形断面做增温使用时,将其独立PTC加热组件21片体,直接贴覆在预制排列的薄面散热片22的固定长板23上方,而为求加热效率的提升使用,通常可将数片加热组件21分别迭组粘固共同组成具适当加热面宽幅的加热装置24状,每一独立的PTC加热组件21依实际通电生热需要,均需具有一组通电用的插接端子25,当数个加热组件21相互迭接一起时,其便有相对数量的插接端子25设置,所呈现出插接装置及所可能衍生因为接点过多,不仅整体的结构成本增高,更因接合点多所产生的蓄热累积,常形成实际使用上的危险性,而此一不合安全使用的需要,因为整个PTC材质硬实不易做不同迭组使用的克服,而一直未见有效的变换改良设计,尤其以一般加热器的使用,以传统的PTC加热组件21状的排列使用,如图所示,当用于圆形空间内,需配合以支架将整个预制旳加热装置24架装在管形的中央部份,供由送风装置使用,将热气吹送出,而以类似的送风设计,往往因为管路较长或实际管径较大或送风风量、温度的控制不良,常会造成外冷内热的情形,尤其是由中央将热气吹气,其形成送风的中央阻力,使周围因为间隙较大,形成受热距离较远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的极点处,都会形成温降的情形,明显不合实际使用需要,再加上管路较长时,中段处又很难以增加架设加热装置24的设置,形成实际温度控制上的不便与不确实,且以传统直接摆置于传送管路中央的设置,更容易造成实际端子插接处热点接触不良,直接将会影响到整个加热效率,此一不符实用功效的情形,主要PTC材质特殊物性,不易随配管做相对的弯弧设计使用,惟以PTC的运用及其稳定性,容有实际使用经济的功效性,如何将其适当的装置改良设计,使其符合现行空调圆形管件结构装置使用,其实有赖业者做进一步研发改良设计的必要,以期更符合实际使用经济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提供一种电阻发热器改良结构,以改进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阻发热器改良结构,包含有PTC热敏电阻的发热组件,用以固定发热组件的固定板及导热使用的散热片构件,其中:将固定板预制成所需弯弧的造形,环面上贴覆薄片状的散热片间隔排列,再以导电硅胶将PTC发热组件粘固贴覆于散热片的环面,共同组成具弯弧造形的新式发热体结构。
所述的电阻发热器改良结构,其中固定板的制作,可为环弧状分段设计,或直接形成半圆或特殊多边形组合的曲弧造形设计。
所述的电阻发热器改良结构,其中固定板一端设留有供插电用的插接端子片设计。
所述的电阻发热器改良结构,其中散热片以薄铝片,依连续排列或以独立薄片间隔排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1)直接将固定电阻PTC发热组件的固定板预先成型,再配合薄片状排列的散热片铺设,再与发热组件做粘固结合,共同组成一完整的发热器的结构,通过固定板与散热片的预制弯弧成型,使发热组件得以密集排列组成任意圆弧曲率造形的发热器的使用,有效改善传统PTC发热组件实用性不足的设计缺失。
2)将PTC发热组件直接贴粘固于预制与发热器造形相当的固定板,板面依发热器的受热空间需要为特殊弯弧曲率的定型制作,配合薄散热片的排列辅助,达到散热空间的增加,将发热组件简易粘固排列于散热片的外缘面,使发热器的使用,达到安全且符合最佳热效应使用的功效及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热体结构组装外观参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热体组装使用实施例外观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热体组装使用实施例平面参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发热体另一种组装实施例参考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组装平面参考图。
图6是公知的发热体组装使用结构实施例外观参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宗渊,未经陈宗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5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识别智能专柜展示系统
- 下一篇:消除电磁辐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