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回流槽的燃气炉炉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4286.9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1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酒泉市绿炬能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1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000 甘肃省酒***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流 燃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气炉炉头,尤其涉及一种带回流槽的燃气炉炉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燃气炉炉头一般就是一个带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勺状体,这样的炉头很难使燃气充分燃烧,并且产生的焦油现象严重,冷凝水无法排出,常凝结在出气口,堵塞出气口,造成火力不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燃气充分燃烧、可及时回流焦油和冷凝水的带回流槽的燃气炉炉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回流槽的燃气炉炉头,包括炉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体呈圆筒形,其外侧设有燃气灶内壁,其底部设有锥形耐火配风环,其底部一侧设有带回流管或回流槽的喇叭式送气管;所述锥形耐火配风环上设有带出气孔的灶芯;所述灶芯上方设有红外线网罩、烟囱口,其正下方设有内置供风头的燃气混合腔;所述喇叭式送气管和所述回流槽均与所述燃气混合腔相通;所述供风头连有供风管;所述红外线网罩和所述灶芯均连有电子打火器。
所述供风管连有风机,且与所述供风头之间设有风控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燃气灶内壁,该内壁可起隔热作用,因此,有效地对灶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风控阀,该风控阀主要控制供风管内的供风量,因此,可以达到控制火势强弱的目的。
3、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燃气通过带回流槽的送气管进入炉头体,在锥形耐火配风环加入氧气并混合均匀后,到灶芯和红外线网罩上用电子打火器点燃,这样使得燃气得到充分燃烧,很少产生焦油,即使有焦油,与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可通过回流槽回流到料筒中二次燃烧,多余气体则通过烟囱排出,因此,火力旺、热利用率高,避免了堵塞炉头现象的出现。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送气管的截面图。
图中:1-送气管 2-燃气混合腔 3-燃气灶内壁 4-红外线网罩5-烟囱口 6-灶芯 7-耐火配风环 8-供风头 9-供风管10-风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回流槽的燃气炉炉头,包括呈圆筒形的炉头体,该炉头体外侧设有燃气灶内壁3,其底部设有锥形耐火配风环7,其底部一侧设有带回流管或回流槽的喇叭式送气管1;锥形耐火配风环7上设有带出气孔的灶芯6;灶芯6上方设有红外线网罩4、烟囱口5,其正下方设有内置供风头8的燃气混合腔2;喇叭式送气管1和回流槽均与燃气混合腔2相通;供风头8连有供风管9,供风管9连有风机,且与供风头8之间设有风控阀10;红外线网罩4和灶芯6均连有电子打火器。
工作原理:燃气通过带回流槽的送气管1进入到燃气混合腔2内,在供风头8处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通过灶芯6,在耐火配风环7二次配风的作用下燃烧,部分没有被完全燃烧的气体,在红外线网罩4上参与二次燃烧,此时温度可达1000℃以上,在高温作用下充分裂解焦油,燃烧后的残余废弃通过烟囱口5排到室外。在燃烧过程中会有冷凝水产生,冷凝水通过带回流槽的送气管1回流到燃料仓的焦油裂解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酒泉市绿炬能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酒泉市绿炬能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4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助燃高炉煤气放散火炬头
- 下一篇:一种固液分离设备、转鼓及其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