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列不对称结构的轮毂轴承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4000.7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1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峰;马义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8 | 分类号: | F16C19/18;F16C41/00;B60B3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对称 结构 轮毂 轴承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附带汽车ABS安全装置的一种双列不对称结构的轮毂轴承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ABS装置的轮毂轴承单元所承受的功能较多,要求在不改变单元外形尺寸的条件下,轮毂轴承单元的机械强度能有较大的提升。原有的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所安装的两个轴承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相同数量的钢球,轴承的总体承载力较小。
中国专利局于2008年3月5日公开了一份CN201031877Y号文献,名称为轮毂轴承,该轴承包括大内圈、轴承外圈、磁信号发生器、ABS传感器,其中轴承外圈套装在大内圈上并经滚珠连接,二者相互转动,大内圈的一端设置有法兰盘,且位于所述的轴承外圈外侧,另一端固套有小内圈,该小内圈上固套有所述磁信号发生器;ABS传感器的外壳固定在轴承外圈上,ABS传感器的探头伸入外壳内,并靠近所述磁信号发生器的旋转轨迹,获取磁信号发生器的电磁信号。该轴承的缺点是所安装的两排轴承具有相同的外径,其中所装的滚珠数量相同,因而总体承载力较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总体承载力较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较大承载力的双列不对称结构的轮毂轴承单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法兰盘、内圈、外圈、滚珠、内保持架、外保持架,内圈安装在法兰盘外面的端部;外圈安装在法兰盘外面的根部,外圈与法兰盘及内圈之间设有环状的第一沟道及第二沟道,第一沟道在法兰盘端部一侧,第二沟道在法兰盘根部一侧,在第一沟道及第二沟道内设有滚珠,外圈与法兰盘及内圈通过两排滚珠滚动连接,内保持架安装在第一沟道内,外保持架安装在第二沟道内,第二沟道的直径大于第一沟道的直径,第二沟道内的滚珠多于第一沟道内的滚珠。由于在第二沟道内安装了更多的滚珠,使轴承的总体承载力得以提高,一般可以在第二沟道增加两个滚珠,总体承载力可增加10%。
作为优选,法兰盘端部设有与法兰盘一体的卷边,卷边紧贴所述内圈的一端。法兰盘端部的卷边由类似于铆接的工艺形成,使内圈可靠地固定在法兰盘上,与原有的采用螺母固定的方式相比,轴承的外形尺寸可以减小,即在同样的外形尺寸条件下,轴承的有效尺寸增加,从而增加了轴承的总体承载力。
作为优选,内圈外面还设有速度感应器,速度感应器包括磁感应头及合金环状齿圈。合金环状齿圈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因而可以减小齿圈的总体尺寸,从而增加轴承的有效尺寸,增加轴承的总体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第二沟道内的滚珠以及通过减小相关结构件的尺寸,增加了轴承的有效尺寸,增加了轴承的总体承载力,并通过卷边结构提高了轴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列不对称结构的轮毂轴承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圈,2.速度传感器,3.环状齿圈,4.滚珠,5.第一沟道,6.内保持架,7.外圈,8.外保持架,9.第二沟道,10.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双列不对称结构的轮毂轴承单元,参见图1,包括法兰盘10,安装在法兰盘10上的内圈1、外圈7,内圈1套在法兰盘10的端部,外圈7安装在法兰盘10的根部,内圈1的一部分和法兰盘10与外圈7形成一空腔,在这空腔内设有第一沟道5、第二沟道9,第二沟道9的直径大于第一沟道5的直径,在第一沟道5内装有18颗滚珠4并用内保持架6加以固定,第二沟道内装有20颗滚珠4并用外保持架8固定,外圈7通过滚珠4与内圈、法兰盘10滚动连接;法兰盘10的端部设有与法兰盘10一体的、采用旋铆的方法产生的卷边,卷边的一侧紧贴内圈1的端部,使内圈1牢固地安装在法兰盘10内;在内圈1的外面安装有速度传感器2,速度传感器2包括有环状齿圈3,环状齿圈3采用钢板材料制成用作产生速度信号。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之一,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4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
- 下一篇:螺柱及具有该螺柱的电子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