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形雾化气体淬火箱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93338.0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杨;李自良;程赫明;张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1/613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雾化 气体 淬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形雾化气体淬火箱,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淬火介质主要有水油气,然而水淬时低温区冷却烈度太大,容易产生变形和开裂,油淬时则淬透性差、价格昂贵、不易清洗,真空淬火设备昂贵,不利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水油气淬火存在的各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雾化气体作为介质进行淬火作业的装置--球形雾化气体淬火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形雾化气体淬火箱,主要由球形箱体、雾化喷嘴、载件拉盒以及环形输水管、环形输气管组成;环形输水管在球形箱体外周,环形输气管在环形输水管外周,雾化喷嘴均布在球形箱体外周,雾化喷嘴与环形输水管和环形输气管通过输水皮管和输气皮管连接;载件拉盒由拉环、构造丝、载件网片、拉盒底座和工件限位环组成;拉环连接构造丝、拉盒底座与构造丝连接,载件网片和工件限位环置于构造丝上,构造丝置于球形箱体内部。
所述的环形输水管和环形输气管由两个调节阀分别控制,有利于调节雾化气体的成分比例。
所述的雾化喷嘴均指向球心,避免了大量雾化气体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此球形雾化气体淬火箱可以调节雾化气体各成分的含量比以及雾化气体的流速,前后左右各设有三个雾化喷嘴,可实现对淬火工件的全方位淬火作业。球形雾化气体淬火箱结构简单,方便制造,淬火效率高,且淬火后工件质量极佳,水气利用率高,避免了大量水气的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球形雾化气体淬火箱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球形雾化气体淬火箱的雾化喷嘴的结构图;
图中,1为拉环,2为盖体,3为箱体,4为构造丝,5为拉盒限位环,6为环形输水管,7为环形输气管,8为工件限位环,9为载件网片,10为输水皮管,11为输气皮管,12为雾化喷嘴,13为连杆,14为进气管,15为气体调节阀,16为锁紧环,17为拉盒底座,18为进水管,19为水调节阀,20为支架,21为水气排出管,22为紧固螺母,23为喷头,24为进气口,25为螺母,26为进水口,27为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球形雾化气体淬火箱,主要由球形箱体3、雾化喷嘴12、载件拉盒以及环形输水管6、环形输气管7等组成;环形输水管在球形箱体外周,环形输气管在环形输水管外周,雾化喷嘴均布在球形箱体外周,雾化喷嘴与环形输水管和环形输气管通过输水皮管10和输气皮管11连接;载件拉盒由拉环1、构造丝4、载件网片9、拉盒底座17和工件限位环8组成;拉环连接构造丝、拉盒底座与构造丝连接,载件网片和工件限位环置于构造丝上,构造丝置于球形箱体内部。环形输水管和环形输气管由两个调节阀19和15分别控制。雾化喷嘴均指向球形箱体的球心,避免了大量雾化气体的浪费。
前后环形输水管和左后环形输水管在底部相交,共用一个进水口,前后环形输气管和左后环形输气管也在底部相交,共用一个进气口,它们通过连杆与球形箱体连接在一起,前后左右各安装有3个雾化喷嘴(四组12个雾化喷嘴),且连接处均设有锁紧环,用于密封,环形管底部的进水口与进气口分别与进水管与进气管连接在一起,两个调节阀分别安装在进水管和进气管端部,使用时只需在调节阀另一端接上供水管和供气管即可。雾化喷嘴的水道与气道在体内并不相交,这样可防止气压将水倒灌。
工作时,首先将输水皮管10与输气皮管11安装到12个雾化喷嘴的进水管18与进气管14上,将水管与气管连接在水调节阀19与气体调节阀15的输入短管上,在水气排出管21上接一根管,用于排出水与气体,开始供水供气,通过水调节阀19和气体调节阀15调节好雾化气体的湿度以及流量,待雾化气体流速稳定后,拉出载件拉盒,将淬火工件放在载件网片9上,放回载件拉盒,开始淬火作业。水与气分别供应,供应量由调节阀控制,通过连接软管进入雾化喷嘴内,在球形雾化箱体内完成雾化过程,前后左右的雾化喷嘴均指向放于球心的的淬火工件,源源不断的雾化气体在球心处完成对工件的淬火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3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发光灯泡
- 下一篇:用于自助设备的进纸口插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