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2693.6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3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霍二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九州风神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宛文鸣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电脑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笔记本电脑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笔记本电脑也越来越普及了,笔记本电脑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优点,但随之而来的是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其为笔记本电脑最大的技术瓶颈之一。由于笔记本电脑的主体空间狭小,结构紧密,CPU和内存条在运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无法及时排出,正常使用时普通CPU的表面温度在50摄氏度以上,而内部更是高达80度甚至上百度,然而多数笔记本电脑针对这种高温在机身底部和侧面设计了散热孔,但是笔记本电脑是直接放在桌面上使用的,因此在使用时,底部散热孔会被挡住,不能有效发挥底部散热孔的散热作用。传统的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具有一可平贴置笔记本电脑底面的金属本体,该金属本体的另一侧具有数个散热叶片,藉此将笔记本电脑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该叶片上,此外,该金属本体上更设置有一散热风扇,利用该散热风扇的风力吹送,使得该笔记本电脑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散去,但是这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好,特别是作长时间的报告或展示某些长时间的课件,更不能及时散热;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笔记本电脑的底面和桌面之间的角度是固定的,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底板直接放置桌面上,不能自由滑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使用时通过可折叠支撑的设计使得散热部与桌面形成不同的倾斜角度,既可实现畅通的主动散热,又可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包括底座、支撑部以及散热部,其中底座与散热部相应的一侧相互枢接;支撑部的一侧在散热部靠中间部位与散热部枢接,散热部与底座处于折叠状态时,支撑部收容在散热部和底座之间,散热部与底座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部的另一侧抵接限位于底座的限位槽中。
优选地,限位槽为复数个,通过变换支撑部在不同限位槽中抵接位置,使得散热部与底座的角度可在20度至40度之间调整。
其中,散热部包括下壳体、风扇和网状散热片,下壳体上设有一用于容纳所述风扇的容置空间,下壳体底部设有镂空的栏栅,为散热部的进风口,网状散热片嵌接在下壳体顶部的内侧边沿处,为散热部的出风口。
其中,下壳体两侧、下壳体与底座的枢接处设扣孔,底座的相应位置处设凸部,扣孔与凸部相适配,当下壳体与底座绕旋转轴相对旋转时,扣孔与凸部可相对转动。
其中,支撑部为∏型结构,包括悬臂、杆件以及连接部,连接部与下壳体两侧的通孔相适配,连接部扣接在通孔内时,两者可相对转动,悬臂两端凸出于所述杆件外侧,底座上、与下壳体枢接侧的相对一侧设容置槽,容置槽与所述悬臂相适配,散热部与底座处于折叠状态时,悬臂置于容置槽内。
优选地,下壳体上、与底座的枢接处设有用于防止笔记本电脑下滑的限位件;底座两侧设可由笔记本电脑供电的USB输入、输出接口以及风扇电源开关;底座底部设防滑橡胶垫。
优选地,支撑部的杆件可以为金属材质;下壳体与底座可以为塑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支撑部与限位槽的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节散热器与桌面的角度,从而改变笔记本电脑与桌面的角度,增大了散热空间,提高了散热效率;
2、限位件的设置,使用时防止了笔记本电脑的下滑;
3、散热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快速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支撑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散热部与底座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底座底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笔记本电脑散热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散热部;2-支撑部;3-底座;11-网状散热片;12-风扇;13-下壳体;21-悬臂;22-杆件;23-连接部;31-限位槽;32-容置槽;33-凸部;34-USB输入输出口及开关;131-通孔;132-旋转轴;133-扣孔;134-限位件;135-防滑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九州风神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九州风神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26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压力检测自动开关机功能的超纯水机
- 下一篇:一种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