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升降床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90353.X | 申请日: | 201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8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曹树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树汉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床的结构,准确地说是一种电动升降床的结构,该结构可方便地对床的升降进行控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背景技术
床,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直以来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出于舒适性,人们在床垫的功能和结构上进行了改良。
但是,基于某些特殊用途,人们需要提供能够升降的床,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例如,在医院,人们需要对床的前后进行调节,以适应病人看护的要求,因此就衍生出能够升降的床。
升降床,开始是通过人工对床的升降进行控制,后来发现人工控制不能满足要求,于是改为通过电机进行自动控制,例如专利申请200520002027.0所描述的电动床垫。该结构是在床的底部设置长方形底座和长方形钢轨架,底座长边设置两根驱动杆,驱动杆两端分别固定有垂直于驱动杆的等长的摇杆,摇杆的顶部安装推动轮,马达设置在两根驱动杆上进行驱动,同时,底座的床尾端还设置有底座支撑杆,通过这种结构,对床的升降进行支撑。
上述的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床的升降,但是马达带动两根驱动杆,再联动其他机构,使驱动过程变得复杂,两根驱动杆,容易出现不同步的情况,且结构相对较复杂,制作工艺要求较高,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地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电动升降床,该床能够避免上述的技术问题,方便人们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地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升降床,该床通过一根驱动固定杆联动多个驱动杆,对床的升降进行控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制作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地,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升降床,其包括底座及床板,床板由复数个支撑板构成,底座上设置有电机及支撑架,支撑架对支撑板进行支撑,电机通过推杆连接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安装有钢轨架,钢轨架通过滑轮设置于底座上,且推杆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推杆固定于底座中间的横板上。
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将与电机相连的推杆设置于一起,简化了推杆的支撑结构,同时结合钢轨架的设置,减小了电动床使用时的噪音,避免了床底座与其它构件之间的摩擦,提高了电动床的使用寿命。
所述支撑架,至少具有一个以上,每个支撑架支撑一个支撑板,以便于调整电动床不同部分之间支撑板的高度及角度,使其更满足人们的需要。
所述支撑板,其为4-8块,最好为6块,多个支撑板的设置,更能贴合人体各个部分,以形成对人体有效地支撑。
所述支撑架,其至少具有一个通过滑轮对支撑板进行支撑,以便于使支撑板贴合人体的曲线,且便于实现对人体按摩的需求。
所述支撑架,其至少具有一个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使支撑板能够得到位置的固定,避免支撑板的滑动。
所述支撑架,至少一部分设置于钢轨架上,一部分设置于推杆上,设置于钢轨架上的支撑架通过设置于推杆上部分支撑架的联动带动支撑板进行高度或角度的调整。
所述钢轨架上,还设置有辅助支撑架,用以辅助设置于钢轨架上的支撑架发挥支撑作用。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原有电动床的液压支撑结构,同时,使对人体的支撑更具有曲线性和贴合性,能够满足人们多种高度及角度的支撑需要。
而且上述结构,可以避免电动床底座与其它部件之间的摩擦,降低电动床的使用噪音,提供电动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方式拆除支撑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做详细说明。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主要结构包括底座1、钢轨架2及床板3,其中,钢轨架2设置于底座1上,床板3则包括支撑板一31、支撑板二32、支撑板三33、支撑板四34、支撑板五35和支撑板六36六块。
钢轨架2上通过支撑架4(包括支撑架一41、支撑架42、支撑架三43和支撑架44)对支撑板3进行支撑;推杆及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推杆51、横板52、连接板53)则设置于钢轨架2上。
推杆驱动机构5与遥控器6连接,便于进行控制。在推杆及驱动5中,电机由蜗转蜗杆减速,带动螺杆旋转,并推动螺母做直线运动,从而使推杆产生推动力。
在上述的推杆及驱动机构中,也可以采用液压推动机构替代。
结合图2所示,钢轨架2的底部具有滑轮21,滑轮21嵌设于底座1内,使钢轨架2能沿着底座1进行滑动;
钢轨架2的中部设置有横板53,横板53向前后两侧伸出有推杆51,推杆51分别连接到前后的连接板5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树汉,未经曹树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903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