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3821.0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贾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控制断续的电子元件,尤其是一种真空继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陶瓷真空继电器由真空室、传动部分、线圈等组成,继电器的耐压除了取决于真空室内触点间隙外,还取决于真空室外的对地绝缘距离,现有的真空室,其形成磁管均为圆柱形、方柱形等形状,这类继电器其内空间体积就决定了其对地绝缘距离,即限制了继电器的耐压程度,而真空室内接触片因其尺寸范围有限而限制了通过电流能力;另一方面,市面上现有的常规陶瓷真空继电器的常开、常闭接触点分布一致,在用户需要成对安装时,其接线交叉使接线所占额外空间较大,增大了安装空间且不便于安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继电器,在内空间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耐压更高、通过电流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继电器,包括陶瓷真空室和密封间隔穿设在真空室的侧壁上的三个接触点杆,该三个接触点杆分别为常开接触点杆、常闭接触点杆和公共接触点杆,其中公共接触点杆朝向真空室内的一端上设有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上的一对接触臂为背向公共接触点杆弯折成型,陶瓷真空室呈开口圆桶状,所述陶瓷真空室的开口处侧壁面向外扩张形成有一圈凸台,这样就增加了陶瓷真空室的对地绝缘距离,提高了产品的耐压水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呈多级环形台阶状,各级环形台阶的台阶面宽度沿真空室的侧壁面自真空室的开口处朝向真空室的封闭面逐个径向缩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呈圆环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与陶瓷真空室的开口处端缘之间呈倒角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片上的接触臂的两侧缘于接触臂弯折处分别向内开设形成缺口,这样可防止接触片的弯折处发生角部畸变及形成裂纹,从而可使接触片的接触臂在有限的尺寸范围内尽可能加宽,以达到最大的通过电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真空室穿设的常开接触点杆、常闭接触点杆和公共接触点杆的布局与常规真空继电器接触点杆布局一致(常规真空继电器接触点杆布局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结构,本处不再详细叙述出其具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陶瓷真空室穿设的常开接触点杆和常闭接触点杆相对常规真空继电器接触点杆布局位置互换(常规真空继电器接触点杆布局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结构,本处不再详细叙述出其具体结构)。常开接触点杆和常闭接触点杆的位置互换,形成接触点反向分布的真空继电器,与接触点正常分布的真空继电器配合,可方便用户成对安装真空继电器,减少接线所需要的额外空间,大大缩小了安装空间。
具体实施时可适当增大接触点杆的径向截面直径,以增加真空室外接触点间的绝缘距离,进一步增加继电器的耐压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真空室的开口处侧壁面向外扩张形成有一圈凸台,这样就增加了陶瓷真空室的对地绝缘距离,提高了产品的耐压水平;所采用的接触片上的接触臂的两侧缘于接触臂弯折处分别向内开设形成缺口,这样可防止接触片的弯折处发生角部畸变及形成裂纹,从而可使接触片的接触臂在有限的尺寸范围内尽可能加宽,以达到最大的通过电流;同时设计出接触点反向分布的真空继电器与接触点正常分布的真空继电器配合成对使用,可方便用户成对安装真空继电器,减少接线所需要的额外空间,大大缩小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对比的常规真空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触点反向分布的真空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3为常规真空继电器成对安装的接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接触点反向分布的真空继电器与接触点正常分布的真空继电器配合成对安装的接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真空继电器,包括陶瓷真空室1和密封间隔穿设在真空室1的侧壁上的三个接触点杆,该三个接触点杆分别为常开接触点杆21、常闭接触点杆22和公共接触点杆23,其中公共接触点杆23朝向真空室内的一端上设有接触片4,所述接触片4上的一对接触臂40为背向公共接触点杆23弯折成型,陶瓷真空室1呈开口圆桶状,所述陶瓷真空室1的开口处侧壁面向外扩张形成有一圈凸台3,这样就增加了陶瓷真空室的对地绝缘距离,提高了产品的耐压水平。
所述凸台3呈多级环形台阶状,各级环形台阶的台阶面宽度沿真空室1的侧壁面自真空室1的开口处朝向真空室1的封闭面逐个径向缩小。
所述凸台3呈圆环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3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