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回收地脚螺栓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3595.6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6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麟;刘慕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晓麟 |
主分类号: | F16M9/00 | 分类号: | F16M9/00;F16B3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地脚 螺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用于固定物体的一种易回收地脚螺栓。
背景技术:
地脚螺栓用于固定大型机器设备或其他固定物体,它的一头是地锚(即栓杆),固定在浇铸地基上(通常为混凝土),另一头是栓头,为螺纹结构,栓头与螺母配合用以固定机器设备或其他固定物体。
由于地脚螺栓的作用所决定,地脚螺栓必须是牢固的镶嵌在混凝土内,不能松动。地脚螺栓通常被设计成弯钩形、蛇形、倒“T”形、“人”字形或“L”形等,这些结构能防止地脚螺栓松动或从混凝土基座中拔出,制作时,将地脚螺栓预置在模具中,浇铸混凝土,混凝土经收水凝固后成型,凝固成型的混凝土将地脚螺栓紧紧粘连,地脚螺栓永远牢固的镶嵌在混凝土内,不能松动。如果要在混凝土中取出地脚螺栓,重复使用的话,除非将混凝土破坏,但是,破坏混凝土的劳动强度之大,不言而喻;再者,为回收几根地脚螺栓耗费大量人力及专用设备,从成本角度考虑也不划算。因此,现有的地脚螺栓在使用完毕后,都是随同混凝土遗弃,不能回收再利用,使其成了一次性的消耗品,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使施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易回收再利用的地脚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易回收地脚螺栓,该地脚螺栓具有栓头和栓杆,所述栓杆锚固在安装基座内,所述栓头露出安装基座固定物体,所述栓杆外围包裹有防止安装基座将栓杆粘连的防护层,栓杆为螺旋结构。
所述螺旋结构为等螺距螺旋结构。
所述螺旋结构的螺纹构成的各个假想圆间的大径、中径和小径分别相等。
所述螺旋结构的螺纹构成的各个假想圆间的中径分别相等,各个假想圆间的大径从栓杆顶部到尾部逐渐平滑过渡减小,各个假想圆间的小径从栓杆顶部到尾部逐渐平滑过渡增大。
所述防护层为纸、皮革、塑料制品或纺织物。
所述安装基座为混凝土。
所述栓头为螺纹结构,与螺母或螺帽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地脚螺栓相比,在对被固定物体具有同等固定性能的情况下,它能够非常容易的回收,进行再次利用,极大的减少了资源浪费和降低了施工成本。具有回收方便、可重复使用、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和成本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栓头;2—螺母;3—压板;4—被固定物体;5—栓杆;6—防护层;7—混凝土基座;d—大径;d2—中径;d3—小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栓头1和栓杆5,栓杆5锚固在混凝土基座7内,在栓杆5外围包裹有防止混凝土基座7将栓杆5粘连的防护层6,该防护层6的选料是多样的,例如纸、皮革、塑料制品或纺织物等,通常情况下为了降低成本,选用废旧报纸、塑料薄膜等作为防护层6。栓杆5为螺旋结构,它们的螺距相等,该螺旋结构的螺纹构成的各个假想圆间的大径d、中径d2和小径d3分别相等,也就是说栓杆5从其顶部到尾部的直径大小一致。相当于一根等直径的钢筋加工成等螺距的螺旋结构,该螺旋结构的螺纹构成的各个假想圆间的中径分别相等。栓杆类似于红酒开瓶器一样,锥进盖子后可承受很大的向上力,而延着其螺旋方向可轻易的将其旋出。栓头1露出混凝土基座7,栓头1为螺纹结构,与螺母2(也可以是螺帽)配合,用作固定物体。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单独一个使用,例如用作固定大型机器设备,在大型机器设备的其中一个底座上,将地脚螺栓的栓头1从机器设备底座上的地脚螺栓孔中穿出,并将螺母2拧在地脚螺栓的栓头1上,将其拧紧即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多根配套使用,例如使用在天然气开采现场,用作固定高压管线或防喷管线,两根地脚螺栓都是固定在混凝土基座7内,将被固定物体4-高压管线放置在两根地脚螺栓中间,在两根地脚螺栓上套上压板3,地脚螺栓上的压板3压在被固定物体4上,在两根地脚螺栓上分别安装垫圈及螺母2,由于两根地脚螺栓相互制约,压板3及被固定物体4的限制,使地脚螺栓不能延圆周产生运动,从而保证了其更加牢固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晓麟,未经宋晓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3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