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绝缘半埋式变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82614.3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6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东;张勇;冯建权;于伟东;齐媛媛;谢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昊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5/00 | 分类号: | H02B5/00;H02B1/01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王东煜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半埋式 变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特别是涉及全绝缘半埋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在电力传输与应用中,为了适应城市电缆化供电趋势,组合式变压器和预装式变电站以其简单、经济和安全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这些电力设备存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许多高档住宅区和商业中心开始采用地下式变压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供电部门和使用部门发现,传统的地下式变压器由于采用散热片解决散热问题,地表仍然需要设置散热通风窗,这在许多地方不但妨碍了行人交通,还破坏了周边的景观环境,同时,通风也容易被人为阻塞,造成散热困难。因此散热片一般只能采用平板式结构,散热面积受到限制,变压器的容量也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能深入负荷中心,提高供电质量,综合造价低,安装方便与环境协调性强,运行安全可靠的全绝缘半埋式变电站。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全绝缘半埋式变电站,包括上部框架、下部框架、顶盖、围板、高压开关操作单元、高压进线单元、低压开关出线单元、变压器单元及变压器防护箱单元。所述的上部框架底端固定连接围板,通过围板固定连接下部框架成为一整体框架,上部框架顶端连接顶盖。上部框架设置有高压开关操作单元、高压进线单元、低压出线单元,下部框架设置变压器单元和外围的变压器防护箱单元,各单元可分体置换,变压器单元装有变压器。
上述的变压器可整体向上移动,其顶部高出地面0.3-0.5m,构成半埋式变电站。
上述的变压器上方设有散热通道,在顶盖部及散热通道侧面设有通风孔,通过自然对流通风散热。
上述的上部框架设有人井室,位于人井室下端的下部框架设有人井及与人井连接的扶梯。
上述的变压器单元可装单个变压器,构成单变压器半埋变电站,也可装两个变压器,构成双变压器半埋变电站。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变电站的体积比较小,占地面积为传统箱变的1/2,高度为传统箱变的1/3,整体高度不超过1.2米,不阻挡人们的视线,与环境相协调,变电站的基建成本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变电站高压部分采用具有环保性能的材料制造完成,整体采用固体绝缘方式,完全没有SF6等具有危害的气体;同时,不会对外界产生电磁干扰等危害;高压保护开关的灭弧方式为真空灭弧,对环境安全;整体的供电装置的外部可接触电压为400V。该变电站可以将产品更进一步深入负荷中心,节约线损等电力损耗。同时,由于高压深入负荷中心可以节约大量的低压供电电缆。变电站的体积比较小,采用标准通用的连接件制造相对成本更低。整体采用小型化和模块化设计带来的另一特点是可以充分的节约空间,更换维修费用低,后期使用成本低,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置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A向视图。
图5是实例二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全绝缘半埋式变电站,包括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2、顶盖13、围板9、高压开关操作单元5、高压进线单元6、低压开关出线单元3、变压器单元4及变压器防护箱单元11。所述的上部框架1底端固定连接围板9,通过围板9固定连接下部框架2成为一整体框架,上部框架1顶端连接顶盖13。上部框架1设置有高压开关操作单元5、高压进线单元6、低压开关出线单元3,下部框架2设置变压器单元4和外围的变压器防护箱单元11,各单元可分体置换,变压器单元4装有变压器10,变压器10上方设有散热通道,在顶盖13部及散热通道侧面设有通风口14,通过自然对流通风散热。所述上部框架1设有人井室12,位于人井室12下端的下部框架2设有人井7及与人井7连接的扶梯8。所述变压器单元4装两个变压器10,将变压器10整体向上移动,其顶部高出地面0.5m,构成双变压器半埋变电站。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变压器单元4装单个变压器10,将变压器10整体向上移动,其顶部高出地面0.3m,构成单变压器半埋变电站,其它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昊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昊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2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