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站板型天线安装夹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80455.3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3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谭远枝;黄小晖;成从兵;邓崇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微波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站 天线 安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站板型天线的安装夹码。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事业的发展,天线产品作为通信系统的终端已经被广泛使用,尤其是作为无线通信运营商大量采用的基站板型天线(GSM、CDMA、WLAN、WIFI、3G等)更是肩负着确保通信网络正常运作的重任。长期以来,对于基站板型天线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其电性能指标,却很少关注其中必需的一个配件——天线夹码。其实,天线夹码随基站天线架设于户外,经历风吹、日晒、雨淋,除了起着简单的可靠支撑作用外,夹码的结构、加工工艺还直接关系到天线整体重量、工程安装上的简便程度、天线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基站板型天线夹码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工程安装简便、直观调整下倾角度,而且一致性良好的基站板型天线用夹码。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站板型天线的安装夹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于天线主体与抱杆之间的角度调节机构、分设于天线主体两端的支承板以及固定套件,支承板上固定有支座,角度调节机构与支座铰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小调角板,大、小调角板之间由螺栓连接。
所述小调角板与大调角板之间设置有指针与刻度,该指针与刻度显示的角度为天线主体相对于垂直方向的角度。
所述小调角板与大调角板之间的指针与刻度是冲压成型的凹痕。
所述固定套件包括上、下抱箍,天线主体的上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抱箍固定于抱杆上,另一端通过支座与下抱箍与抱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大、小调角板、两头的支承板以及固定套件组成的夹码可将基站板型天线架设于抱杆上,并在夹码零部件中小调角板与大调角板之间采用冲压成型工艺,生成了指针与刻度的凹痕,配合起来能够准确显示天线主体相对于垂直方向的角度,便于工程架设中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天线主体 2、抱杆 3、角度调节机构 3-1、大调角板 3-2、小调角板 4、支承板 5、固定套件 5-1、上抱箍 5-2、下抱箍 6、支座 7、指针与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站板型天线的安装夹码,它包括连接于天线主体1与抱杆2之间的角度调节机构3、分设于天线主体1两端的支承板4以及固定套件5,支承板4上固定有支座6,角度调节机构3与支座6铰接。天线主体1顶、底部装配有天线安装板,天线安装板的另外两个过孔通过固定套件与天线夹码中的支承板连接。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小调角板3-1、3-2,大、小调角板之间由螺栓连接;小调角板与大调角板之间设置有指针与刻度7,该指针与刻度7显示的角度为天线主体相对于垂直方向的角度。本实施例中,夹码零部件中小调角板与大调角板之间采用冲压成型工艺,生成指针与刻度的凹痕,便于工程架设中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度。其中,固定套件5包括上、下抱箍5-1、5-2,天线主体的上端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抱箍固定于抱杆上,另一端通过支座与下抱箍与抱杆连接。
在设计过程中,选择适当厚度的金属材料,可通过电脑仿真软件,模拟基站板型天线架设于抱杆时不同的倾斜角度情况下,整体天线的重量分配到夹码各零部件的应力分布状况,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夹码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微波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微波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80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感应汽车防盗器
- 下一篇:新型多功能炉具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