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网式足球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7201.6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6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3/00 | 分类号: | A63B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网式 足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足球训练、比赛和娱乐活动时使用的挡网式足球门。
背景技术
足球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其比赛场地上的主要设备是足球门。目前无论是国际标准的11人制,还是7人、5人制足球比赛场地上所使用的球门上均未设有挡网。由于球门上无挡网,在射门时运动员经常将球从球门上方射飞,这不仅耽搁了训练和比赛时间,而且降低了比赛过程中球门前的激烈争夺程度和进球数,同时也减弱了比赛的精彩性和观赏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挡网式足球门,该球门是在现有的标准足球门上增设了挡网,以增大进球概率,提高足球运动的锻炼效果及娱乐性,这对推动足球运动的普及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挡网式足球门,由底托、设置在底托前的竖架、设置在竖架上的横托架、连接两个横托架的挡网下横梁,所述挡网下横梁与标准足球门的上横梁等高,所述横托架与底托通过两个拉杆连接,两个横托架通过后方管固定连接,后方管中部与挡网下横梁中部通过两个球门上横架连接,两个横托架和两个球门上横架后上端分别设四个斜方管,四个斜方管顶端分别与挡网上横梁连接,挡网下横梁中部焊接两个球门柱组成球门框,所述两个球门柱底端与两个球门下横架前端连接,球门下横架与球门上横架后端通过斜架连接。
所述的两个挡网立柱和挡网上、下横梁围成的四框内焊接金属挡网。
所述挡网四框的两个下角和球门框两侧的挡网下横梁管壁外设有橡胶。
所述球门柱,挡网下横梁中部,后方管中部,两个球门上横架、下横架和斜架上均设有挂网钩,挂网钩上挂球网。
该球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该球门时,可以将挡网挡回场内的球设定为有效球,从而使比赛继续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训练或比赛过程中浪费的时间,增加了再次进攻的机会和进球概率,同时也使训练和比赛的情趣、球门前的激烈争夺程度、精彩性和观赏性有所提高,以满足运动员训练、比赛和 观众高品位欣赏的需要。此外,也可增强大众足球娱乐活动的趣味性,使足球成为更好的快乐运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挡网式足球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挡网式足球门采用如下结构。
如图1所示:该挡网式足球门主框架由底托2,设置在底托2前的竖架1,竖架1上设置横托架4,横托架4与底托2通过两个拉杆3连接,两套相同底部支架的两个横托架4前端和挡网下横梁10固定连接,两个横托架4后端通过后方管6固定连接,后方管6中部与挡网下横梁10中部通过两个球门上横架9连接,两个横托架4和两个球门上横架9后上端分别设四个斜方管5,四个斜方管5顶端分别与挡网上横梁8连接。挡网上横梁8两端和两个挡网立柱7上端成圆角焊接,两个挡网立柱7底端和挡网下横梁10两端成圆角焊接,挡网下横梁10中部焊接两个球门柱11组成球门框。两个球门柱11底端与两个球门下横架13前端连接,球门下横架13与球门上横架9后端通过斜架14连接。
上述的两个挡网立柱7和挡网上横梁8、挡网下横梁10围成的四框内焊接金属的挡网16。上述两个球门柱11和挡网下横梁10中部组成的球门框管壁外设有黑白相间的油漆。上述挡网四框的两个下角和球门框两侧的挡网下横梁10管壁外设有橡胶。上述球门柱11,挡网下横梁10中部,后方管6中部,两个球门上横架9、球门下横架13和斜架14上均设有挂网钩15,挂网钩15上挂球网12。
应用挡网式足球门时,将挡网式足球门支架安装在足球场底线外侧,让挡网下横梁10垂直投影线和球场底线重合,两个球门柱11底端安装在底线上。在现有足球规则基础上,制定挡网式足球门足球比赛规则:挡网挡回球场内的球为有效球,继续比赛,而挡出场外的球才视为出界球。运动员按照该新规则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抢挡网弹回球及再次进攻的技术训练,并设计和运用抢挡网弹回球的专门进攻战术,以增加进攻次数和进球率。尤其是在7人、5人制小场地足球比赛时,运动员可以充分利用挡网弹回球,进行抢断、传球、过人、射门和防守等,争取多进球,使比赛更加紧张、激烈和精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7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