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盘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6572.2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3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余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胜东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盘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存储物品的包,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存储U盘的包。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使得U盘成为越来越多人士的必需品。通常地,有些人会同时持有很多张U盘,由于U盘事关个人或公司的资金安全,因此存放U盘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由于U盘通常比较小巧,所以非常容易让人忘记U盘放在何处,使得想用的时候,却怎么都找不到。有些人通常会把U盘放在抽屉里或公文包里,这样做的问题是,如果抽屉或公文包没有锁,那么U盘很容易被人拿走或丢失。有些人会持有很多张U盘,如果持有人比较粗心的话,往往是这儿放一张U盘,那儿放一张U盘,导致U盘的存放非常混乱,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U盘需要一个妥善的保管方案,使得U盘不仅能有效的存放好,而且存放地安全、可靠。让持有人可以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能快速找到,同时存放起来也是安全地、放心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盘包,所述U盘包用于存储U盘,使用所述U盘包能够有序地管理多张U盘并且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盘包,所述U盘包包括:第一半包体、第二半包体,所述第一半包体和第二半包体通过拉链条连接成密封式的包体,包体内部形成一定空间的容腔,隔板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隔板的一端连接于包体的一侧,所述隔板上连接有第一附条,所述第一附条和所述隔板形成若干个存储U盘用的第一容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的数量为1至5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的数量为3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的数量为3个,并且其具有不同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隔板上和所述第一附条相对应的另外一侧上连接有第二附条,所述第二附条和所述隔板形成若干个存储U盘用的第二容腔。
优选地,所述第二容腔的数量为1至5个。
优选地,所述第二容腔的数量为3个。
优选地,所述第二容腔的数量为3个,并且其具有不同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容腔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附条和所述第二附条的大小相同,并对应地连接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的大小和所述第二容腔在对应位置的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拉链条布置于所述包体四周的四分之三外围。
优选地,所述包体的底部设置有密码锁,当所述第一半包体和第二半包体通过所述拉链条密封后,拉链头连接到所述密码锁,并被锁上包体。
和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U盘包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在所述隔板的两侧连接有连个附条,即:所述第一附条和所述第二附条,因此可以在所述隔板构造出多个用于存放U盘的容腔;
2、所述第一附条和所述第二附条的大小相同,所布置的位置相同,可以通过一次性缝合工艺连接到所述隔板上,方便加工制作;
3、所述拉链条布置于所述包体四周的四分之三外围,因此,当所述拉链头解开所述拉链条的时候,可以完全地打开所述包体,从而非常方便地取出或者放进U盘;
4、所述U盘包的结构小巧,其外观结构和钱包类似,美观、大方,并且其外部设置有密码锁,可是提高U盘的安全性。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U盘包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U盘包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U盘包的包体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隔板,11第一附条,12a、12b、12c第一容腔,13a、13b、13c第二容腔,14第二附条,20拉链头,21拉链条,22第一半包体,23第二半包体,30密码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盘包,使用所述U盘包能够有序地管理多张U盘并且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胜东,未经余胜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65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