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供水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4837.5 | 申请日: | 201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8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元帅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供水 控制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供水控制装置,主要适用于普通家用太阳能热水器集水箱的供水的自动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分为两大类:普通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全自动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普通家用太阳能热水器集水箱的供水采用人工手动控制供水阀门,实现向集水箱的供水;全自动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则采用自动或预约供水,并且当水压较低时,启动增压泵,实现增压供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在集水箱供水方面存在的费人工和容易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能够适用于普通用户群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供水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组装时,零件弹簧套装在零件型芯外,装入零件主件孔(2)中,成为组装件。组装件的外形为长方体,在其内部,型芯的端盖上表面低于孔(4),弹簧一端固定于型芯端盖下表面。然后,按照连接关系,对组装件和两个单向控制阀门进行机械密封连接,控制装置一端与控制阀门连接,一端与集水箱连接,组装件再由连接管道(2)与集水箱连接。与组装件连接的两个单向控制阀门,连接时要按照截止方向,单向控制阀门(9)只允许水进入集水箱,单向控制阀门(8)只允许集水箱中的水流出。控制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管(2)中的水位高度自型芯端盖上表面起,不低于530mm,管(2)垂直放置,并且与孔(2)同轴。
集水箱加装控制装置,向集水箱供水时,水流通过控制装置进入集水箱,水位上升至集水箱溢流口后,随着供水持续进行,水流沿连接管道进入管(2)(与孔(4)连接的是压力式单向控制阀门,水流不能通过),开始压缩弹簧,型芯下降,直至封闭孔(1),供水过程结束。正常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只需对控制阀门进行相应的操作。使用结束后,应保持控制阀门与供水管道的接通状态,当集水箱中水位低于一定数值后,自动控制装置即可实现对集水箱供水开始与结束的自动控制。
同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由人工自主控制控制阀门实现集水箱的供水,方便用户自主选择对集水箱的供水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弹簧剖面视图;
附图(2)为型芯主、俯视图;
附图(3)为主件的A-A全剖面视图,左视图的局部剖视图和C-C向的局部剖视图;(图上文字为技术参数)
附图(4)为主件、型芯、弹簧的装配剖面构造图;(主视图与左视图)
附图(5)为实际应用中的装配连接示意图,为实施例。
注:图(4)中所标示的孔(1、2、3、4)与图(5)中所标示的连接管道(1、2、3、4)对应连接,5表示弹簧,6表示型芯。图(5)中:7表示控制装置(附图(4)是控制装置的剖面构造图),8表示单向控制阀门,9表示压力式单向控制阀门(注:箭头所示方向为水流通过方向),10表示溢流口,11表示供水管道,12表示控制阀门,13表示排气口,14表示集水箱,15表示其余的连接管道。实际应用中按照图(5)所示进行组装。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1中,弹簧材料为碳素弹簧钢丝B级,抗拉强度为1760Mpa,许用应力为457.6Mpa,切变模量为79000Mpa,曲度系数1.05。
在附图4中,控制装置组装时,零件弹簧套装在零件型芯外,装入零件主件中,成为组装件。组装件的外形为长方体,在其内部,型芯的端盖上表面低于孔(4),弹簧一端固定于型芯端盖下表面。
在附图5中,按照连接关系,对组装件和两个单向控制阀门进行机械密封连接,控制装置一端与控制阀门连接,一端与集水箱连接,组装件再由连接管道(2)与集水箱连接。与组装件连接的两个单向控制阀门,安装时要按照截止方向连接,单向控制阀门(9)只允许水进入集水箱,单向控制阀门(8)只允许集水箱中的水流出。控制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管(2)中的水位高度自型芯端盖上表面起,不低于530mm,管(2)垂直放置,并且与孔(2)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元帅,未经牛元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4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