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正畸托槽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3102.0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明;孟庆辉;刘阳;吴建峰;谭佃龙;刘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东大新材料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C7/16 | 分类号: | A61C7/16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正畸托槽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正畸用辅助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正畸托槽。
(二)背景技术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首先要用一种专用的粘接材料将正畸托槽固定在牙齿表面,然后将正畸钢丝固定在托槽上,传递矫治力到牙齿,从而达到矫正错位牙齿的目的。
托槽粘接是正畸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其基本原理是牙釉质经酸处理后出现轻度脱钙而显现多孔的蜂窝状结构,是釉质柱端溶解和粗糙化的结果,并且还增加了釉柱间的间隙。釉面侵蚀的深度约为釉质厚度的1/25左右。粘合材料在固化以前便渗入了釉质表面的蜂窝结构中,待材料固化后便形成大量树脂突,使粘合材料与牙面间形成了交互镶嵌的联接。而粘合剂在另一方面与托槽底直接粘接。在治疗过程中,用直接法粘接后托槽容易脱落,给正畸医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额外增加了椅旁操作时间,还对正畸治疗过程甚至治疗效果都有很大影响。
托槽的材质方面可以分为金属托槽,陶瓷托槽及树脂托槽。金属托槽应用范围最广,绝大部分正畸患者使用的都是此种托槽。托槽基底通常有两种:网格型及槽沟型。网格型网底是将编制的钢丝网焊接在托槽底,形成钢丝网底,缺点是焊接的网底容易脱落。槽沟型网底通常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制造,工序繁多,加工量大,材料损耗多,成本高。由于机械加工表面比较光滑,受力部位少,在实际操作时托槽容易脱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托槽与牙齿表面结合力牢固的多孔正畸托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孔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体,在托槽体正面中央设有工作槽沟,托槽体两侧翼设有结扎翼和结扎沟,托槽体背面为基底,所述托槽体为致密结构,密度为90%~100%;基底的表面为海绵状多孔层结构,海绵状多孔层厚度为0.02~0.5mm,孔隙度为30~70%,孔径为5~20微米。
正畸治疗时粘接剂进入海绵状多孔层固化后,形成树脂与托槽基底的交叉镶嵌,托槽与牙齿表面可以产生牢固的结合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治疗过程中,用直接法粘接后托槽与牙齿表面可以产生较强的结合力。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孔正畸托槽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托槽基底局部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
托槽体1、基底2、工作槽沟3、结扎翼4、结扎沟5、海绵状多孔层6。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孔正畸托槽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多孔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体1,托槽体1正面中央设有工作槽沟3,托槽体1两侧翼设有结扎翼4和结扎沟5,托槽体1背面为基底2,托槽体1为致密结构,密度为90%~100%;基底表面为海绵状多孔层6结构,如图2所示。海绵状多孔层6厚度为0.02~0.5mm,孔隙度为30~70%,孔径为5~20微米。这种托槽的材质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陶瓷或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东大新材料研究院,未经江阴东大新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1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