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循环式低湿分体空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73012.1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2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莱特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23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循环 低湿 分体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尤其涉及一种热管循环式低湿分体空调机。
背景技术
自从2003的一场全球性的灾难SARS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开始对所生存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现在很多写字楼、商场、工厂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都增设了新风换气系统,来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含量。新风换气系统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直接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这种做法会增加室内的负荷;(二)将室外的新风(夏天)处理后送入室内,这种做法往往会因为处理的焓差比较大,室内的空气会达到饱和状态,美国ASHRAE研究推荐室内湿度有益健康的最佳范围在40%~60%,因此舒适效果严重降低甚至会引发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如果增加电加热或热盘管再热,能耗又浪费很多,造成运行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管循环式低湿分体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热管循环式低湿分体空调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进风过滤段、预冷再冷再热段和风机送风段,进风过滤段壳体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靠近开于壳体侧面的新风进口;所述预冷再冷再热段壳体内固定有预冷热管和再热热管,所述预冷热管和再热热管之间通过侧面连接的连接管连通,所述预冷热管和再热热管之间的壳体内还设有蒸发盘管,所述蒸发盘管底部连接有冷凝水盘,所述冷凝水盘为倾斜状,所述倾斜的冷凝水盘低处侧面开有排水口;所述蒸发盘管下部还设有进冷媒管和出冷媒管,所述进冷媒管和出冷媒管与分体的冷凝器连接;所述风机送风段壳体内固定有无蜗壳送风风机,所述风机送风段壳体侧面开有送风口;所述壳体外侧设有电控箱。
所述预冷热管和再热热管均为U型热管。
所述冷凝水盘倾斜角度为5-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节能,安装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图。
其中:1、壳体,2、进风过滤段,3、预冷再冷再热段,4、风机送风段,5、过滤网,6、新风进口,7、预冷热管,8、再热热管,9、连接管,10、蒸发盘管,11、冷凝水盘,12、排水口,13、进冷媒管,14、冷凝器,15、无蜗壳送风风机,16、送风口,17、电控箱,18、出冷媒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示,热管循环式低湿分体空调机,包括壳体1,壳体包括进风过滤段2、预冷再冷再热段3和风机送风段4,进风过滤段2壳体内设有过滤网5,过滤网5靠近开于壳体侧面的新风进口6;预冷再冷再热段3壳体内固定有预冷热管7和再热热管8,预冷热管7和再热热管8之间通过侧面连接的连接管9连通,预冷热管7和再热热管8之间的壳体内还设有蒸发盘管10,蒸发盘管10底部连接有冷凝水盘11,冷凝水盘11为倾斜状,该倾斜的冷凝水盘11低处侧面开有排水口12;蒸发盘管10下部还设有进冷媒管13和出冷媒管18,进冷媒管13和出冷媒管18与分体的冷凝器14连接;风机送风段3壳体内固定有无蜗壳送风风机15,风机送风段3壳体侧面开有送风口16;壳体1外侧设有电控箱17。本实用新型的预冷热管7和再热热管8均为U型热管。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水盘11倾斜角度为5-15°。
本实用新型的热管循环式低湿分体空调机工作时室外新风经新风进口6进入进风过滤段2内的过滤网5进行过滤,然后流经预冷热管7进行预冷,预冷的空气再经蒸发盘管10继续冷却,后流经再热热管8升温,最后由无蜗壳送风风机15送入所需的空间区域。
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冷热管7和再热热管8中的介质为液氨或氟利昂,预冷热管7的冷源来自再热热管8中的介质凝结向空气释放热量后依靠重力通过连接管9回流至预冷热管7,从而吸收新风热量,达到预冷作用。再热热管8中的热源来自预冷热管7中的介质吸收新风空气中的热量后挥发成热气体形态并经连接管9进入再热热管8内,从而对经蒸发盘管10冷却的空气进行再热,提高空气的温度,从而经无蜗壳送风风机15送出适宜人体的新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莱特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莱特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