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房屋的太阳能电池安装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3005.1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8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亚;郑香舜;张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诚(郑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房屋 太阳能电池 安装 设备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特别是针对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用的一种用于房屋的太阳能电池安装设备。
二、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环境变化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关注,全球变暖可能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如何应对环境变暖的问题,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实施各种措施来达到减少排放的目标。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在当今世界各国倡导节能减排的大潮环境下,大阳能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是其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
目前太阳能电池与房屋结合安装的方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房屋屋顶安装,其又包括把太阳能电池安装在现有屋顶上和直接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两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将大楼的整体外围铺设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第一种方法中,把太阳能电池安装在现有屋顶上的方法可直接应用太阳能电池模块,但铺设费高、影响外观,且已经不适用现代房屋之上;直接在屋顶铺设太阳能电池,已经有了较多的铺设方法,但其且成本费用也高,且检修困难。
第二种方法是在大楼的建造是就在整体外围做成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多用于商业大厦,不适用于民居,且这种方法不利于太阳能电池的维护,太阳能电池本身出故障后,查找、维修困难。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民用商品房的建筑结构多在乎空间的利用率,简洁实用,建筑的外部空间有限,逐步趋向开放、单体户型,这样以上的安装结构就无法更好的适用于现代的居住商品房屋之上。这就必须要求太阳能电池的组件及其安装的方法结构也要随之改进,以满足现代房屋的需求。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房屋的太阳能电池安装设备,可有效解决太阳能电池安装费用高和维修困难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框体和底板,框体是由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右边框构成的方形框体,底板装在框体内,底板上面有粘结为一体的太阳能电池板,底板的顶部有圆柱销,圆柱销置于两端带有轴承的连接固定件内,连接固定件置于上边框的槽内,底板的下部有柱体,柱体置于下边框的槽内,太阳能电池板的导线经柱体中间孔伸出与外部电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利于维修,清洁卫生,是太阳能电池安装上的创新。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旋转9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底板组合为一体的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边框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边框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边框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固定件及其两端的轴承结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边框结构立体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框体和底板,框体是由上边框7、下边框9、左边框14、右边框8构成的方形框体,底板6装在框体内,底板6上面有粘结为一体的太阳能电池板1,底板6的顶部有圆柱销2,圆柱销2置于两端带有轴承3的连接固定件5内,连接固定件5置于上边框7的槽内,底板的下部有柱体12,柱体12置于下边框9的槽内,太阳能电池板1的导线11经柱体中间孔伸出与外部电器连接。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上边框一端有与边框槽连通的槽口4;左边框14下端有可拆卸的紧固件13;所说的下边框9侧面有键槽15,键槽内装有平头锁紧螺丝10;所说的太阳能电池板1为多组太阳能电池板串联在一起构成,每一太阳能电池板的底板上部均由圆柱销固定于连接固定件5中,每一太阳能电池板的下部均有置于下边框槽内的柱体,每一柱体处的下边框上有平头锁紧螺丝;柱体为六棱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诚(郑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晶诚(郑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3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光互补路灯型智能通信杆系统
- 下一篇:活塞缸的泄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