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注射式安全小针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1719.9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孟凯;管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凯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M5/3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陈月华 |
地址: | 250011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安全 小针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说是一种可注射式安全小针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与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在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肱骨外上踝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足跟痛等疾病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小针刀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小针刀的刀刃较为锋利,没有保护结构,刀刃始终外露易误伤他人。第二,手术完成后,小针刀无法直接向手术伤口部分注药,而需利用其他方式对手术部位注射消炎、镇痛药物,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注射的选位准确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可注射式安全小针刀,它的刀刃可内藏,不会误伤人,并且,它可对手术部位进行准确地药物注射,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注射式安全小针刀,包括针刀套管,针刀套管内开设内腔,内腔内安装针刀体,针刀体的一端设有弧形的针刀头,针刀体的另一端设有螺柱,针刀套管下部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针刀套管的上端安装针筒,针刀套管的上端开设通孔,通孔与针筒的内腔相通,针筒的内腔内安装针栓和活塞,活塞与针栓的一端连接,针栓的另一端设置手柄;活塞内安装永磁铁;针刀头上设有出液口,螺柱开设进液口,针刀体内开设刀体内管,刀体内管分别与出液口和进液口相通。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针刀头前端内侧设有刀刃,刀刃上有刀钩。针刀套管中部设置有扁平状的针刀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在非使用状态下,针刀体藏于针刀套管内,并有磁铁固定,可防止刀刃外露误伤人;使用状态下,可将针刀体抽出固定;它的刀刃和刀钩可便于对软组织进行切割分离,刀刃上的刀钩能把韧性大的软组织轻易勾断,操作简便、快捷;手术完成后,通过注射器可直接在手术部位注射镇痛、消炎药物,注射准确、方便。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注射式安全小针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可注射式安全小针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注射器处于闭合状态,针刀体收入针刀套管内;图4是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的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图1中A-A剖视放大图;图7是图1的II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手柄 2-针筒 3-针刀体 4-针刀柄 5-针刀头 6-刀刃 7-刀体内管 8-出液口 9-刀钩 10-针刀套管 11-螺柱 12-进液口 13-针栓 14-活塞 15-永磁铁 16-内腔 1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注射式安全小针刀,包括针刀套管10,针刀套管10内开设内腔16,内腔16内安装针刀体3,针刀体3的一端设有弧形的针刀头5,针刀体3的另一端设有螺柱11,针刀套管10下部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针刀套管10的上端安装针筒2,针刀套管10的上端开设通孔17,通孔17与针筒2的内腔相通,针筒2的内腔内安装针栓13和活塞14,活塞14与针栓13的一端连接,针栓13的另一端设置手柄1,手柄1位于针筒2外;活塞14内安装永磁铁15;针刀头5上设有出液口8,螺柱11上开设进液口12,针刀体3内开设刀体内管7,刀体内管7分别与出液口8和进液口12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凯,未经孟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1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