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1366.2 | 申请日: | 201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9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硅环催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7/00 | 分类号: | B01J37/00;B01J23/72;C07F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海源中路152***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催化剂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特别是在甲基氯硅烷化台物合成过程中使用的铜系催化剂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铜系催化剂是甲基氯硅烷化合物直接合成过程中使用的重要触媒。但现有的铜系催化剂生产设备在铜系催化剂物料活化过程中的流动性不良,以至于不能实现铜系催化剂物料之间的充分接触和混合,同时不易控制铜系催化剂物料的氧化程度,难于获得颗粒尺寸细微且均匀的铜系催化剂,最终降低铜系催化剂在甲基氯硅烷化合物直接合成过程中的活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它可有效提高催化剂物料的反应进程,有利于提升在甲基氯硅烷化合物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铜系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以下构造方式的催化剂生产装置。它包括驱动电机、减速机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将扭矩传递给减速机构。该生产装置还包括其内部中空而整体保持密封的反应筒。减速机构的驱动轴穿入反应筒的内腔中。驱动轴位于反应筒内腔中的部分设置有用于搅动催化剂的叶片。叶片的径向外端同反应筒的径向内壁之间保持接触状态。反应筒上设置有相互之间互不关联的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各自独立地连通反应筒内腔和外部环境。反应筒平行于驱动轴的筒壁上设置有可将热量传递给反应筒内腔的加热器。驱动轴保持水平状态。
上述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沿着驱动轴的轴向,其进料口和出料口分置于反应筒的两侧。
前述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沿着驱动轴的轴向,其进气口和出气口分置于反应筒的两侧。
前述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沿着重力方向,其进气口的位置低于出气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通过在反应筒平行于驱动轴的筒壁上设置有可将热量传递给反应筒内腔的加热器,保持驱动轴处于水平状态,同时保持叶片径向外端同反应筒径向内壁之间处于接触状态,这样可促使铜系催化剂物料之间更快捷、更充分地混合,同时便于控制物料的氧化还原程度,有利于提高铜系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
参见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用于催化剂的生产装置100,其结构上包括驱动电机101、减速机构102和反应筒103。
反应筒103呈圆柱体形,其内部为中空的用于盛放铜系催化剂并使其反应的反应腔104。反应腔104整体处于密封状态。驱动电机101通过传动轴105将扭矩传递给减速机构102。减速机构102的驱动轴106穿入反应筒103的反应腔104中。经过减速机构102调节旋状速度后,穿入反应腔104中的驱动轴106可以形成预定且适宜的旋转速度,以适应于铜系催化剂的制备需要。驱动轴106位于反应腔104中的部分设置有用于搅动催化剂的叶片107。叶片107的径向外端同反应筒103的径向内壁之间保持相互接触的状态。在反应筒103上,设置有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进料口108、出料口109、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11。进料口108、出料口100、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11各自独立地连通反应腔104和外部环境。沿着驱动轴106的轴向,进料口108和出料口109分置于反应筒103的两侧。沿着驱动轴106的轴向,进气口110和出气口111分置于反应筒103的两侧。沿着重力方向,进气口110的位置低于出气口111的位置。在反应筒103平行于驱动轴106的筒壁上,设置有电阻丝之类的加热器112,加热器112可将热量传递至反应腔104中。驱动轴106保持在水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硅环催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硅环催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1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素凝胶/丙烯酸系聚合物组合物
- 下一篇:抑制增塑PVC中增塑剂迁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