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坡度测量仪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71152.5 | 申请日: | 201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0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钟传利;葛民宪;毛洪滨;马司乐;岳远义;孙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传利 |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坡度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坡度测量仪器,确切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坡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中,坡度检测是常见的工程检测项目。传统的检验方法,例如,用皮尺测量平距与高差再计算坡度虽简单但误差大,有的相对精确但过程复杂,需要时间人员较多,例如用水准仪测量平距与高差,测量一处坡度至少需三人共同测算5分钟,这样测量的效率比较低下,而且测量结果容易受人为读数误差及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很难保证足够的精确度,在施工及验收过程中影响检测的准确和便捷。因此,目前通常使用现有的一种能够比较准确的测量坡度,并且可以数字化显示测量结果的坡度测量仪进行坡度测量。但是,现有的坡度测量仪为测得精确的坡度值,其支撑杆通常较长,携带较为不便,存放所占用的空间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坡度测量仪,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它可以折叠后进行运输和存放,体积小、存放占用空间少,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便携式坡度测量仪,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通过合页与第二支杆连接,第二支杆上开设测量仪储槽,第一支杆上安装测量仪主体,测量仪主体与测量仪储槽配合;第一支杆的一端开设方形腔,第一支杆侧壁上开设侧孔,侧孔与方形腔相通,第一支杆上开设滑槽,滑槽分别与方形腔和侧孔相通,方形腔内安装方形插块,方形插块上安装铰连座,铰连座上安装连杆,连杆与铰连座铰接,连杆上安装拉手,拉手位于侧孔内,侧孔内安装定位板,定位板通过轴与第一支杆铰接,定位板上开设方孔和透槽,方孔与透槽相通,透槽的宽度小于方孔的宽度,铰连座位于方孔内;第二支杆的一端开设方形插孔。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支杆的另一端开设定位槽,第二支杆的一端安装定位环,定位环与第二支杆铰接。第一支杆的侧壁上开设U形安装槽,U形安装槽内安装把手,把手的两侧各安装一个限位块,U形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两条导向槽,两条导向槽均与U形安装槽相通,两个限位块分别位于两个导向槽内。U形安装槽的侧壁上开设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在使用时可展开,以使支撑杆足够长;确保测量的精度;运输或存放时,可折叠以缩小体积,便于携带和存放。它在展开后还可确保支撑杆保持直线状,防止在测量过程中支撑杆的两部分发生弯折,影响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坡度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支杆 2第二支杆 3测量仪主体 4测量仪储槽 5方形插孔 6合页 7方形腔 8方形插块 9滑槽 10弧形槽 11限位块 12导向槽 13把手 14定位槽 15定位环 16凹槽 17拉手 18连杆 19铰连座 20轴 21方孔 22透槽23侧孔 24定位板 25U形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坡度测量仪,它包括第一支杆1和第二支杆2,第一支杆1通过合页6与第二支杆2连接,即第一支杆1与第二支杆2通过合页6铰接;第二支杆2上开设测量仪储槽4,第一支杆1上安装测量仪主体3,如图1所示,在第一支杆1和第二支杆2处于闭合状态时测量仪主体3与测量仪储槽4配合,第二支杆2可保护测量仪主体3不受外界损害;所述的测量仪主体3可以是现有的各类电子坡度测量仪的测量主体,即可测得坡度的大小,并将计算出的数值由其自带的显示屏显示的装置;如图2所示,第一支杆1的一端开设方形腔7,第一支杆1侧壁上开设侧孔23,侧孔23与方形腔7相通;第一支杆1上开设滑槽9,滑槽9分别与方形腔7和侧孔23相通,方形腔7内安装方形插块8,方形插块8上安装铰连座19,铰连座19上安装连杆18,连杆18与铰连座19铰接,连杆18上安装拉手17,拉手17位于侧孔23内,侧孔23内安装定位板24,定位板24通过轴20与第一支杆1铰接;定位板24上开设方孔21和透槽22,方孔21与透槽22相通,透槽22的宽度小于方孔21的宽度,铰连座19位于方孔21内,连杆18位于透槽22内,由于透槽22的宽度小于方孔21的宽度,定位板24可约束铰连座19,防止其移动,从而可防止方形插块8相对于方形腔7移动;第二支杆2的一端开设方形插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传利,未经钟传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1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