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废气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70355.2 | 申请日: | 2010-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木林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7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净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通常含有苯、甲苯及硫化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通常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较大危害。例如,这些污染物通过呼吸、皮肤接触和消化道进入人体,从而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及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影响,因此,废气处理问题受到极大的重视。
现有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通常设置有一活性炭储罐,所述活性炭储罐内装设有活性炭颗粒,通过所述活性炭颗粒对工业废气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净化废气的作用。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0920000538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包括支架、排气管、进气管、中和残液排出管及活性炭储罐。所述活性炭储罐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活性炭储罐内装有活性炭颗粒,其顶部设有连接至排气管的排气口,所述活性炭储罐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与进气管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储罐的底部设有一残液排出口,所述残液排出口与中和残液排出管相连接。然而,上述现有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处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及使用方便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其包括一除臭液箱、一活性炭箱及一吸排风机。所述除臭液箱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一出气口和一排污口,所述除臭液箱内设置有一烟层过滤网,该烟层过滤网将所述臭液箱内部空间分隔成分别与所述出气口和排污口相连通的一第一容纳室及一第二容纳室,所述第一容纳室装设有滤烟减压泡沫。所述活性炭箱装设有活性炭并与所述出气口管道相连,所述吸排风机与所述第二容纳室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工业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一移动支架,所述除臭液箱及所述吸排风机固定在所述移动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支架具有一支撑板、一手推架及若干万向轮,所述手推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一端,所述万向轮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下部;所述除臭液箱及所述吸排风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手推架具有一握持杆、两推杆及两连接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握持杆相连,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倾斜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吸排风机连接有一吸烟管,该吸烟管的一端连接有至少一烟罩。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箱连接有一排烟管。
进一步地,所述滤烟减压泡沫及除臭液箱内的液体分别上下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室内,从而形成有一滤烟减压层及一除臭液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工业废气处理装置通过所述除臭液箱内设 置有所述烟层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烟层过滤网上的所述滤烟减压层及除臭液层,所述活性炭箱内设置有活性炭,因而可实现体积小、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及使用方便,可适用于塑料造粒机、注塑机、火力发电机及小型烟窗等的废气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工业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除一移动支架1、一除臭液箱2、一活性炭箱3及一吸排风机4。所述移动支架1具有一支撑板11、一手推架12及若干万向轮13,所述支撑板11呈方形状,所述手推架12具有一握持杆121、两推杆122及两连接杆123。
所述握持杆121位于所述支撑板11的一端上方,所述推杆122的一端与所述握持杆121相连,所述推杆12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1倾斜相连。所述连接杆123的一端与所述推杆122相连,所述连接杆12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11相连,从而形成所述手推架12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1的一端并与所述支撑板11倾斜连接的形式。所述万向轮13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1的下部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11的四支角下方。通过所述移动支架1从而可方便搬移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木林,未经张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703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外氧化吸收塔
- 下一篇: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中膜式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