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能量型烘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6477.4 | 申请日: | 2010-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8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洪仲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仲进 |
主分类号: | F26B3/00 | 分类号: | F26B3/00;F24J2/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1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能量 烘干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是混合能量型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烘干装置主要依靠单一的、传统的能源方式进行供热,这样不仅浪费能源且不环保。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烘干装置所使用的能源的单一性,以及更好地利用多元化的能源方式进行供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能量型烘干装置,该实用新型在原有的传统的供热方式上增加了太阳能供热,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能量型烘干装置,包括风扇、贮物箱及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由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器、水泵、散热器、热交换器及水管构成,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水泵及热交换器的上端接口通过水管串联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加热器、散热器及另一水泵与热交换器的下端接口通过水管串联连接,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上端接口与水管的连接处各设置有倒U形管,以防止因热传递而产生冷热水的对流。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风扇包含于所述贮物箱中,所述贮物箱用于存放被烘干物,所述风扇用于将所述散热器所散发的热量传送至整个贮物箱。所述散热器为连续弯曲成U字形的空心的金属管,且在金属管的外表面焊接有若干根排列方向垂直于金属管的金属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的传统的供热方式上增加了太阳能供热,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散热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的混合型烘干装置中,包括有风扇(2)、贮物箱(1)及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由太阳能集热器(5)、加热器(7)、水泵(4)、散热器(3)、热交换器(6)及水管(8)构成,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与水泵(4)及热交换器(6)的上端接口(12)通过水管(8)串联连接,形成上循环回路,所述加热器(7)、散热器(3)及另一水泵(4)与热交换器(6)的下端接口(13)通过水管(8)串联连接,形成下循环回路,在所述热交换器(6)的上端接口(12)与水管(8)的连接处各设置有倒U形管(9),以防止因热传递而产生冷热水的对流。所述散热器(3)与所述风扇(2)包含于所述贮物箱(1)中,所述贮物箱(1)用于存放被烘干物,所述风扇(2)用于将所述散热器(3)所散发的热量传送至整个贮物箱(1)。所述散热器(3)为连续弯曲成U字形的空心的金属管(10),且在金属管的外表面焊接有若干根排列方向垂直于金属管的金属棒(11)。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当太阳能足够强烈的时候,可开启上循环回路进行工作,水泵(4)则将带动水管(8)中的液体循环流动,这样从太阳能集热器(5)所吸收的热量就能够通过热交换器(6)传递给下循环回路,下循环回路的水泵(4)也同样带动水管(8)中的液体循环流动,当从太阳能集热器(5)所吸收的热量不足以将液体加热到所需规定的温度时,可开启加热器(7),对液体进一步加温,液体的热量通过散热器(3)向外界散发,并通过风扇(2)传送至整个贮物箱中(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仲进,未经洪仲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6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琴架
- 下一篇:挖泥船电气设备与甲板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