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山井下下料与喷浆支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5236.8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乃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井下 喷浆 支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井下下料与喷浆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矿山井巷工程支护方式多采用喷锚网支护,其中喷浆支护是井巷工程支护方式之一,而我国井下喷浆支护工艺多采用干喷、因而井下只设立干式搅拌站,由搅拌机、砂石储料仓、摆式给料机、皮带输送机、上料斗组成。拌合料所用砂石:由地面→通过下料管→砂石储料仓→摆式给料机→皮带输送机→上料斗→搅拌机;拌合料所用水泥为袋装水泥:由地面→水泥平板车→副井→电机车拖运搅拌站→人工搬运输至上料斗提升→搅拌机;通过干式搅拌站搅拌的拌合料运输到掘进工作面实行干喷,这种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①原有干式搅拌站的配套设施不能严格按照喷浆工艺中配合比的要求准确计量,且自动化程度低,这是此搅拌站的严重缺陷。众所周知,水泥、砂石配合比不准确,甚至错误、影响砼抗压强度,抗压强度达不到20MPa。
②、原有干式搅拌站使用袋装水泥需要人工搬运,人工拆袋、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袋装水泥入井下易受潮、结块、失效影响使用,同时大量的编织袋在井下污染环境。
③、原有技术方案中干式搅拌站的拌合料运输到掘进工作面只能实施干式喷浆工艺,更不能与现有的喷浆台车配套。干喷返弹率高达20~30%、砼有效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为严重的是喷浆厚度达不到要求(一般巷道两帮20~40mm、顶板10~20mm),支护质量、抗压强度不合格、影响巷道的稳定和生产的安全;同时由于使用干喷,井下粉尘浓度高、工人作业环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矿山井下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采用湿喷工艺的矿山井下下料与喷浆支护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矿山井下下料与喷浆支护系统,包括干式搅拌站23及其配套的水泥、砂石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中还包括湿式搅拌站24和喷浆台车25,所述湿式搅拌站24位于干式搅拌站23的下方,包括设有侧斜式曲轨的卸载站17,矿车18,带有漏斗的下料管19,带水计量装置的湿式搅拌机20,操作平台21,运料台车22,其中湿式搅拌机20放置在操作平台21上,操作平台21下设置运料台车22,侧斜式曲轨的卸载站17与干式搅拌站23在同一生产水平上,卸载站17下部与带有漏斗的下料管19的漏斗相连,下料管19下部与湿式搅拌机20连接,所述喷浆台车25在掘进工作面。
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动化喷浆支护,所述干式搅拌站包括电控卸料阀4,螺旋输送机5、计量斗6,给料机9、皮带输送机8,干式搅拌机7,配套的水泥下料由散装水泥输送罐车1,井下水泥料仓2,水泥卸车连接装置3组成,砂石下料系统由地面皮带14、下料管15、砂石储料斗13,摆式给料机16、皮带输送机12、下料管11、砂石储料斗10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散装水泥专用罐车、运输散装水泥及井下设立散装水泥储料仓,解决了袋装水泥易受潮、结块以及编袋在井下污染环境的问题,计量准确且极大提高了搅拌站的自动化水平,也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保证了生产的正常供应、提高了喷浆支护的实际工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井下下料与喷浆支护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武钢矿业公司程潮铁矿在井下掘进工作面喷浆支护施工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
⑴、用散装水泥输送罐车1通过副井下到干式搅拌站23,到站后通过水泥卸车连接装置3与井下水泥料仓2相连接、用压气将散装水泥输送罐车1上的散装水泥卸到井下水泥料仓2内,完成了散装水泥到井下搅拌站的过程。
⑵、地面按比例配合好的砂石、通过地面皮带14、地面至-290水平的下料管15、下到-290水平砂石储料斗13,通过摆式给料机16、给-290水平皮带输送机12、再通过下料管11、下到-360砂石储料斗10,完成了砂石从地面到干式搅拌站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52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化层压玻璃结构
- 下一篇:用于定向回转机的部件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