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合声拼读的拼音教读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61799.X | 申请日: | 201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5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玲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玲莉 |
主分类号: | G09B5/04 | 分类号: | G09B5/04;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419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声 拼读 拼音 教读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具体说是一种能合声拼读的拼音教读板。
背景技术
小学的拼音教学作为基础课对教学的质量要求很高,过去由老师板书、领读而渐渐改进为现在的卡片式教学和电子发音教学,这不仅提高了授课效率,增加了趣味性,同时有效提高了学生快速掌握拼音的能力。但目前用于拼音电子教学的挂图多为列表单读式的,也就是一张大表列齐所有拼音字母、声母和韵母,而每个框内文字有个点读感应点,当指向时,就能发出该音。这类电子挂图的缺点是只能学习最基础的发音,不能将不同声母、韵母、声调进行多种组合,也不能合读来拼读汉字发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朗读声母、韵母且能自动合声拼读的拼音教读板。
所述能合声拼读的拼音教读板,其特征是:该能合声拼读的拼音教读板包括多个拼音卡牌和发声教鞭;所述拼音卡牌内封装有非接触式射频IC卡,所述发声教鞭内设有智能处理器、扬声器、电池盒和安装在教鞭前部的读卡器,发声教鞭的后部安装有单读开关和合读开关,其中读卡器、单读开关、合读开关与智能处理器的输入接口相连,扬声器与智能处理器的输出接口相连。
所述拼音卡牌分为声母卡牌、韵母卡牌和声调卡牌,同时每张卡牌内的非接触式射频IC卡内写入有卡牌电子编码。
所述能合声拼读的拼音教读板包括一个可磁吸式白板。
所述拼音卡牌的背面设有磁铁,牌面上印有拼音文字。
所述智能处理器包括单片机、ARM、DSP、或其他数字处理器。
本装置需要通过智能处理器内建程序配合完成相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直观、方便、易于理解,能大大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质量,高效、又带有趣味,既可作老师教学用,又可作学生自学用,能快速帮助学生识读汉字,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框图。
图中:1-拼音卡牌,2-发声教鞭,3-磁铁,4-白板,5-非接触式射频IC卡,6-拼音文字,7-智能处理器,8-扬声器,9-电池盒,10-读卡器,11-单读开关,12-合读开关,13-声母卡牌,14-韵母卡牌,15-声调卡牌,16-卡牌电子编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2中所示能合声拼读的拼音教读板,包括多个拼音卡牌1和发声教鞭2;所述拼音卡牌1内封装有非接触式射频IC卡5,所述发声教鞭2内设有智能处理器7、扬声器8、电池盒9和安装在教鞭前部的读卡器10,发声教鞭2的后部安装有单读开关11和合读开关12,其中读卡器10、单读开关11、合读开关12与智能处理器7的输入接口相连,扬声器8与智能处理器7的输出接口相连。
所述拼音卡牌1分为声母卡牌13、韵母卡牌14和声调卡牌15,同时每张卡牌内的非接触式射频IC卡5内写入有卡牌电子编码16。
所述能合声拼读的拼音教读板包括一个可磁吸式白板4。
所述拼音卡牌1的背面设有磁铁3,牌面上印有拼音文字6。
所述智能处理器7包括单片机、ARM、DSP、或其他数字处理器。
所述非接触式射频IC卡和读卡器目前已是成熟产品,广泛应用于公交车、轮渡、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基本原理是:
(1)读卡器将载波信号经天线向外发送;
(2)非接触式射频IC卡进入读卡器的工作区域后,由卡中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卡器发射的载波信号,卡中芯片的射频接口模块由此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使芯片“激活”;
(3)芯片读取控制模块将存储器中的数据经调相编码后调制在载波上,经卡内天线回送给读卡器;
(4)读卡器对接收到的卡回送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送至后台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原理如图1、2中所示:
拼音卡牌1的制作:依据汉语拼音方案,将所有的声母、韵母、声调的拼音文字6分别印刷在每张独立的卡牌上,并将智能处理器7能够识别的卡牌电子编码16写入到相应的非接触式射频IC卡5中。
使用前,我们先将发声教鞭2中的电池盒9中装好电池,并盖上盖,系统进入工作状态。
在教学授课中,老师将要识读的汉字先写在白板4上,并将该汉字的拼音卡牌1挑选出来,并按排列格式依次将声母卡牌13、韵母卡牌14和声调卡牌15整齐排列在该汉字的上方,拼音卡牌1背后的磁铁3会将卡牌吸附在白板4上。
下面以汉字“正”的拼音“zhèng”为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玲莉,未经徐玲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17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光学扫描输入的手持式学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点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