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0555.X | 申请日: | 201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石水祥;周永江;吴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力士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9/10 | 分类号: | B29D2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0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合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V带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
背景技术
橡胶V带具有传动功率大,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冷却风扇,水泵,压缩机等的动力传递。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98111020号公开一种橡胶V带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将胶浆投入打浆机进行打浆处理;将打好的胶浆送入浸浆机;让线绳在浸浆机内浸胶浆;把浸好胶浆的线绳放在缠绕机上缠绕成V带骨架层线绳筒;再在线绳筒上贴合缓冲胶;然后将线绳筒套在成组切割机的主动光辊和被动光辊上;将线绳筒拉挺;放下压紧槽辊,并把成组底胶贴合在线绳筒上,转动主动光辊,底胶经导向板和压紧槽辊的导向压紧,使底胶与线绳筒紧紧粘合;当已粘合底胶的线绳筒转到或转过切割刀槽辊位置时,开动切割气缸,使切割刀槽辊将该线绳筒压紧在主动光辊上;随着主动光辊的转动,带动切割刀槽辊转动,该线绳筒连同底胶被压断切割;当底胶绕线绳筒达一周时,主电机停机,进行底胶剪断并搭头;完成搭头后,开动主电机,继续进行切割;在切割达到一周或一周以上时,停主电机,开伸缩电机,缩拖板,御下已切割的上有底胶的成组带坯;送包布机包布;经硫化后就得到成品的橡胶V带。
从上述生产工艺的描述可知,橡胶V带的制造过程中,是先进行底胶与线绳套筒的贴合,然后再于包布机中进行包布处理。也就是说,上底胶的工艺步骤和包布的工艺步骤是在两个不同的设备中进行的,因而降低了橡胶V带的制造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使上底胶与包布的工艺步骤在同一设备中进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包括主动轮和被动轮,还包括底胶贴合装置和包布装置,所述底胶贴合装置和包布装置设于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胶贴合装置和包布装置设于靠近主动轮的一侧。
可选地,还包括底胶卷,所述底胶卷位于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中心连线以上。
可选地,还包括帆布卷,所述帆布卷位于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中心连线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设置有底胶贴合装置和包布装置,因此上底胶与包布的工艺步骤可以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100。该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100包括有主动轮101、被动轮102、底胶贴合装置103、底胶卷104、包布装置105和帆布卷106
其中,底胶贴合装置103和包布装置105均设于主动轮101和被动轮102之间。
底胶贴合装置103和包布装置105可以设于主动轮101和被动轮102之间靠近主动轮101的一侧。
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100的底胶卷104位于主动轮101和被动轮102中心连线以上。而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100的帆布卷106位于主动轮101和被动轮102中心连线以下。
当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100运行时,先将线绳套筒置于主动轮101和被动轮102上。然后被动轮102向远离主动轮101的方向移动,从而将线绳套筒收紧于主动轮101和被动轮102之间。此时的线绳套筒穿过底胶贴合装置103和包布装置105,且位于底胶贴合装置103和包布装置105的工作位上。再从底胶卷104上牵引出底胶带搭头至底胶贴合装置103的工作位,以及从帆布卷106牵引出帆布带搭头至包布装置105的工作位。接着开动主动轮101。旋转的主动轮101带动线绳套筒旋转,从而拉动底胶带对线绳套筒上底胶以及拉动帆布带进行包布。因此上底胶与包布的工艺步骤可以在底胶贴合包布一体机100上一并完成,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权利要求,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力士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力士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