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铁精矿管道运输中的循环造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60429.4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姬永丽;瞿承中;起元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王振华 |
地址: | 65030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精矿 管道 运输 中的 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造浆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铁精矿管道运输中的循环造浆系统。
背景技术
长距离铁精矿管道输送是新兴的和高新技术的产业,也是低碳、绿色经济的亮点。长距离浆体管道输送要求浆体浓度为62%~68%且涉及多级泵站加压。
多级泵站衔接输送过程中,浆头、浆尾等浓度较低而不符工艺要求和标准的浆体,需要进行排放、存贮以及处理。传统设计时只建设了容积很大的(例如:2160立方米)的工艺水池。这样可以在矿浆输送过程中将浓度不达标准的浆头和浆尾排入工艺水池中,但矿浆中铁精矿不断积累导致工艺水池中的容积逐渐变小,将会直接导致工艺水池储存的水量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为保证浆体管道安全运行,迫切需要清理工艺水池的积矿。
如图1所示,为传统工艺水池的结构示意图。传统工艺水池2清理沉淀矿砂14采取排干工艺水池的水,然后使用挖掘设备清理积矿,就地凉晒干,干后使用卡车等运输设备输送到钢铁厂。但传统清理沉淀矿砂系统存在以下诸多缺陷:
第一、清理积矿期间工艺水池不能储水,无法满足不停工生产的需要;
第二、矿浆现场凉晒容易造成污染的严重环境;
第三、从工艺水池挖出的精铁矿粉后运输至钢铁厂,装车长途运输需要花费巨额的运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铁精矿管道运输中的循环造浆系统,其解决了以下技术问题:(1)清理积矿期间工艺水池不能储水,无法满足不停工生产的需要;(2)矿浆现场凉晒容易造成污染的严重环境;(3)从工艺水池挖出的精铁矿粉后运输至钢铁厂,装车长途运输需要花费巨额的运输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铁精矿管道运输中的循环造浆系统,包括工艺水池、事故池、渣浆泵以及底流泵;所述事故池上设有排浆管道,所述工艺水池和事故池通过溢流管道连接;所述事故池通过矿浆管道与搅拌槽连接,并且在所述矿浆管道上设置所述底流泵;所述工艺水池也通过管道与所述搅拌槽连接,并且在所述管道上设置所述渣浆泵。所述搅拌槽还与铁精矿运输管道连接,并且在所述搅拌槽还与铁精矿运输管道连接处还设有阀门。
进一步,还包括清水管道和清水泵,所述矿浆管道通过清水管道与所述工艺水池连接,所述清水管道上设置所述清水泵,所述清水管道与所述矿浆管道连接处设有清洗阀门。
进一步,还包括高压管道,所述高压管道通过所述清水管道与所述工艺水池连接,所述高压管道与高压水枪相连接,所述清水管道与所述高压管道连接处设有造浆阀门。
进一步,所述工艺水池通过过滤墙被隔离成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渣浆泵位于所述沉淀区的底部;所述溢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沉淀区连通;所述清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清水区连通。
进一步,所述事故池通过多块隔板分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在所述每一块隔板上设置一流水口;所述矿浆管道与所述事故池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分别连通。
进一步,所述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上的流水口直线距离最大,所述隔板上的流水口设置在靠近所述事故池池壁一端的上方。
进一步,与所述渣浆泵连接的管道连接在所述底流泵与所述搅拌槽之间的矿浆管道上。
该用于铁精矿管道运输中的循环造浆系统与传统的处理装置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工艺水池、事故池、渣浆泵以及底流泵配合使用,可以将矿浆运输中不合标准的低浓度浆头和浆尾收集后,通过上述装置处理重新达到标准后直接通过管道运输至钢铁厂。因此,无需机械挖掘,也无需矿浆就地凉晒,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经济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的清水管道和清水泵可以使用工艺水池中的清水清洗矿浆管道中堵塞的矿砂。因而,可以提高矿浆管道运送工艺水池和事故池中的沉淀矿砂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清洗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压管道、高压水枪、清水管道和清水泵可以高压管道接入高压水枪后可以在事故池进行搅拌积矿,使其悬浮以利于底流泵的抽取。
(4)本实用新型中的事故池通过多块隔板分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区域,因而延长了低浓度浆头和浆尾在事故池中停留时间,使得精矿沉淀效果更加,保证了进入工艺水池的矿浆浓度低至5%左右,确保工艺水池中清水含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工艺水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铁精矿管道运输中的循环造浆系统的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事故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604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电筒
- 下一篇:液氨气化器压力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