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8059.0 | 申请日: | 201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8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新;朱元华;王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载 钢筋混凝土 负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特别是一种卸载上述钢筋混凝土柱负荷的卸荷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出现质量问题后,加固、修复工作比较困难。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操作不当等原因,会导致部分混凝土柱强度未达设计值或混凝土柱施工缝交接处形成夹层等严重缺陷。出现上述施工缺陷时,需采用适当的加固方法进行处理,于是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加固方法。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的一种包角钢加固混凝土柱的方法【申请号:200510200364.5;公开号:CN1702271A】;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的一种外套钢管混凝土扩大截面加固混凝土柱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62521.9;公开号:CN10581152A】及矩形截面混凝土柱加固的预应力钢板箍【申请号:200520074341.X;授权公告号:CN2809064Y】。采用上述的增大截面法、外包钢法等加固方法会影响结构使用功能且留下明显的加固痕迹;采用粘贴碳纤维加固法虽然不影响柱截面尺寸,但也会留下加固痕迹。尤其当上述施工缺陷出现在商品房中时,若采用以上几种加固法进行处理,住户更容易因遗留的加固痕迹而对房屋整体质量产生担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对钢筋混凝土柱实施进行稳定且准确卸荷的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A、备料:准备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模板、灌浆材料;
B、采用上述的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卸荷,卸载力值等于卸载前该钢筋混凝土柱的承受荷载值;
C、凿除并清理钢筋混凝土柱缺陷面处的混凝土;
D、在钢筋混凝土柱混凝土凿除部外围支设模板,在模板的上端设有高于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凿除部上端面的灌浆口;
E、拌和上述的灌浆材料并浇灌至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凿除部,使灌浆材料与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凿除部的上下端混凝土黏合;
F、待灌浆材料硬化成形后,拆除模板及移除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
本方法通过设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对原柱进行卸载,确保在置换加固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本方法通过支顶卸载、凿除、支模、置换、拆模等一系列工序完成对有严重缺陷混凝土柱的整体或局部置换加固。灌浆材料置换了钢筋混凝土柱缺陷面处的混凝土,由此并不改变原柱截面尺寸、不留加固痕迹。
在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中,所述的灌浆材料为水泥基灌浆材料。利用水泥基灌浆材料粘结性好、微膨胀、早强高强、不泌水等特性,确保灌浆料与原混凝土粘结成一体,能够协同工作。
在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中,所述的步骤B中钢筋混凝土柱的侧部轴对称设置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上述结构能够均匀的分散原钢筋混凝土柱的承受荷载值,避免在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时导致梁产生新的缺陷。同时,能够降低单个卸载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所需的最大卸荷值,即有效的降低了置换加固所需的设备条件。
在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中,在完成步骤C后,在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凿除部上下端面上均设置若干条钢筋且该钢筋的一端穿入对应的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凿除部端面,然后继续依次D、E、F步骤。在灌浆料与原混凝土结合面植入钢筋,增强结合面处抗剪能力。
在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中,所述的步骤E中在浇灌灌浆材料过程中间歇敲击模板。浇灌过程应适当敲击模板以排除气泡,进一步保证加固质量。
在上述的钢筋混凝土柱置换加固方法中,所述的完成步骤F后凿除灌浆口处的灌浆材料及对灌浆材料表面进行装修。进行粉刷、批腻子、刷涂料等装修后不会留下加固痕迹,保证了置换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柱的美观性。
一种卸载上述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能够支撑在本层梁上的支顶柱,在支顶柱的两侧设有能够使支顶柱抬升的液压抬升机构。
在上述的卸载上述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中,所述的液压抬升机构包括固连在支顶柱底部两侧的支撑腿,在支撑腿下部连接有能够置于地面上的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联接有液压泵。
在上述的卸载上述钢筋混凝土柱负荷装置中,所述的液压泵和/或液压缸上连接有油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未经台州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80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