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器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7981.8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2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魏恺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4/1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电缆 连接器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可增加同轴电缆结合紧密度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改良结构,尤其适于连接具讯号传输的线体,如同轴电缆线或类似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有线电视系统、共同天线电视系统是以一主干线连接到分配器,再由分配器分别输出副干线连接至客户端,以接收电视系统所传送的讯号。该主干线在同轴电缆的末端结合有同轴连接器,由该同轴连接器安配在分配器上。
公知的同轴连接器,请参图6,F型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本体A,其中包含一夹管A1、一柱形件B同轴的配置于夹管A1内,及一O形环C、一螺帽D配置于柱形件B周围。而将同轴电缆80的自由端插入连接器本体A的终端A2,而使绝缘体82与中心导体8 1位于柱形件B内,而披覆网83与外皮84则配置于柱形件B的外部与夹管A1之间,利用一按压工具施加一压力于夹管A1,以强迫其与同轴电缆80的外皮84成密封结合。
但此种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结合时,须借助按压工具,令夹管A1与同轴电缆紧密夹合,但按压工具的使用,必需再三确认夹管A1与同轴电缆80间的密合度,若稍有一施力不慎,即造成结合不紧密的缺失。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以期能提供一种可同时兼顾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紧密结合及操作容易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改良结构,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以提供消费大众使用,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实用新型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精简、操作容易,即可达成紧密结合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改良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改良结构,包括:
一连接头;以及
一套筒组件,其一端与该连接头结合,该套筒组件包括一轴管、一套筒及一金属套管,该轴管套合于该套筒中,该套筒的另一端依序形成有卡掣部、缓冲部及容置部,该卡掣部与该缓冲部的连接处形成有抵顶部,该金属套管套合于该卡掣部中,且该金属套管的一端抵顶于该抵顶部;其中,当同轴电缆由套筒组件后端穿入后,同轴电缆前端的绝缘层切齐轴管前端,由工具对套筒组件施力,该金属套管向前抵顶该抵顶部,使该卡掣部自该套筒断裂分离,并沿缓冲部的顶面持续向前推挤,且受金属套管限制,使缓冲部向下挤压,增进同轴电缆与连接器结合的紧密度。
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中该连接头为F型连接头、BNC连接头、RCA连接头及IEC连接头之中任一种。
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中该连接头设有第一凹沟,而该套筒的一端设有第二凹沟,该第二凹沟与该第一凹沟相互对应,而该第一凹沟与该第二凹沟间卡合有一环状垫圈。
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中该缓冲部为具斜面的导槽,且该缓冲部形成于该容置部及该卡掣部之间。
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改良结构,其中该容置部为一凹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改良结构具有优点如下:
1、由精简的构成组件,使其于结合操作上相当方便,且当套筒组件与同轴电缆结合时,可达到紧密结合的功效。
2、由该套筒的缓冲部及容置部的特殊设计,令卡掣部断裂、挤压时,分散形变所产生的力量,以达到操作容易的功效。
3、由该套筒的抵顶部的特殊设计,并配合运用物理上的力学原理,使套筒的卡掣部断裂易受控制、符合预期,进而达到实施容易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A至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与同轴电缆的组合前后的剖面图。
图5A至图5C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套筒组件搭配各种连接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公知同轴电缆连接器与同轴电缆的组合后的剖面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连接头,110第一凹沟,120内螺纹,130凸缘,200套筒组件,210轴管,211轴孔,212勾部,220套筒,221卡掣部,222缓冲部,223容置部,224抵顶部,225第二凹沟,226止挡部,230金属套管,240环状垫圈,400同轴电缆,410中心导体,420绝缘层,430披覆网,440外皮,A本体,A1夹管,A2终端,B柱形件,CO形环,D螺帽,80同轴电缆,81中心导体,82绝缘体,83披覆网,84外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79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电监控接地线夹
- 下一篇: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