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保坎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7544.6 | 申请日: | 201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4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蒋晓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晓松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 砌块 | ||
(一)技术领域:
生态保坎砌块,属河流或堤坎护坡用材料。
(二)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水系流域内河道整治治理以及堤岸工程中广泛采用各类形式的护坡或护岸结构。河道、道路边坡等防护型式主要分为挡墙结构和铺面结构,传统的铺面结构主要有浆砌人头石(俗称鹅卵石)、浆砌条石、浆砌块石、钢筋混凝土现浇等多种型式,其作用主要是抵御河水冲击,防止坡面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等。但是这种传统的护坡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不具有生态性,坡面不易种草、绿化,破坏了河道原有生态环境,由于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河道驳岸都采用了“三面光”的施工方式,河里鱼、虾、蟹等生物没有藏身之所,使之不能自然繁衍生息;
2、耐久性差,对坡面或堤岸局部变形的适应性差,容易发生局部破坏或结构不稳定性,如:成都盆地较多采用浆砌人头石,使用时间却只有短短的几年;
3、石材资源的有限使得传统型式浆砌条石、浆砌块石、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的成本较高,开采石材也不利于环保,目前国家已限制。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不用石材作原材料、具有生态作用的堤岸护坡砌块。其技术内容如下:
它是在砌块本体一侧横向开有浇注槽,在浇注槽内竖向开有浇注孔,在砌块本体另一侧中部竖向开有半圆形衔接槽,在半圆形衔接槽两侧位于砌块本体两端竖向设有弧形衔接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块体在设计上不依靠材料自身重量,而是根据堤坝高度进行负载计算,确定添加横向、竖向及纵向钢筋的用量,然后直接将砌块叠放后浇注混凝土,实现一次性整体浇筑,使整个堤坝连成整体,结构稳定,工程质量稳定。
2、整个建筑方式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建筑方式,是积木式堆砌方式,即干砌方式,避免施工现场施工的湿作业,大大减少水泥用量以及用水量,还很大程度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等环境污染,而且大量减少传统施工建筑架管和传统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钢模板的搭建,环保作业,减少施工程序,节约建设施工时间2/3以上,节约施工成本2/3以上;
3、该砌块在河道堤坝使用时,鱼、虾、蟹等生物均有藏身之所,使它们能自然繁衍生息;河堤上或其它堤坝护坡上可在植草孔内填土植草,形成完整的生态河堤,具有非常好的生态环保价值;
4、传统的河堤一般都是三面光,一旦有人掉入河中,很难爬上河岸。但是用本实用新型砌块砌成的堤坝就不存在此问题,非常人性化;
5、本实用新型砌块原材料采用沙石或建筑渣土、煤矸石、煤渣、灰岩石等环保材料,不用石材,具有环保作用,产品采用机器自动化生产,达到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使用状态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是在砌块本体一侧横向开有浇注槽1,在浇注槽1内竖向开有浇注孔2,浇注孔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三角形;在砌块本体另一侧中部竖向开有半圆形衔接槽3,在半圆形衔接槽3两侧位于砌块本体两端竖向设有弧形衔接槽4;在砌块本体两端设有台阶5,便于各砌块连接。
实施例二:
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是在砌块本体一侧横向开有浇注槽1,在浇注槽1内竖向开有浇注孔2,浇注孔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三角形,在砌块本体上浇注孔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在砌块本体上与浇注孔2相邻一侧开有植草孔6,植草孔6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三角形,植草孔6具有底部,在底部有透水孔;在砌块本体另一侧中部竖向开有半
圆形衔接槽3,在半圆形衔接槽3两侧位于砌块本体两端竖向设有弧形衔接槽4;在砌块本体两端设有台阶5。
使用本实用新型砌块时,如图5所示,将各砌块由下向上堆砌,使上下叠放的各砌块的浇注孔上下贯通,砌块堆砌好后,向浇注槽和浇注孔内插入钢筋,然后浇注水泥即可。根据护坡的长度和高度不同,决定堆砌砌块的长度和高度。还可以根据情况,如图6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砌块双面叠放,两砌块对接后两半圆形衔接槽3亦构成浇注孔,相邻的四个弧形衔接槽4亦构成浇注孔。
在位于河堤水面上的砌块的植草孔内填土种草,位于河堤水面下的砌块的植草孔则是鱼、虾、蟹等生物的巢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晓松,未经蒋晓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7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