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监护室用多导管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6703.0 | 申请日: | 2010-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1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郝进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度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南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护 室用多 导管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护室用多导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通常设有重症监护病房,专用于对重症患者在一定时期内实施监护。如业界所知之理,在对重症患者实施监护的过程中,需要多种措施并举,例如既要给患者输液、输氧等,又要对患者的生命体症实时监测,例如用心脏监测仪监测患者的心跳状况,又如由其它相应的仪器测知患者的主动脉压、肺动脉压和肺毛血管压,等等。由于这些仪器均由线路与设置于患者体表相应部位的传感器连接,因此在患者病榻处,往往各种管线混乱状况十分严重,一旦某一或某几根管线脱落,医护人员很难快捷而准确地找到脱落的管线进行重新连接,从而影响重新连接的效率,并且稍有疏忽,即一旦出现接续(重新连接)错误会酿成医疗事故。
尽管在已公开的文献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有管线固定装置,但均存在临床上的应用障碍的欠缺,例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提供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又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9417A介绍的导管固定装置;还如授权公告号CN2621706Y披露的医用通气管固定支架;再如授权公告号CN2757846Y揭示的气管导管固定装置,等等。这些装置均难应用到临床上达到解决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探索与偿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情形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规范有序地将各种管线定位而藉以便利医护人员管理、观察和操作,结构简单而藉以方便地安装到患者病床上使用的监护室用多导管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监护室用多导管固定器,包括一管线夹持本体,该管线夹持本体长度方向的上部间隔开设有管线导孔,各管线导孔的上部开设有一管线导入缺口,管线导入缺口与管线导孔相通,在管线夹持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开设有一自管线夹持本体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的床架安装嵌槽,该床架安装嵌槽的底部具有一床架导入口,床架导入口与床架安装嵌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床架安装嵌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管线夹持本体上的管线导孔对相应的管线有序分隔控制,从而能避免管线混乱,便于医护人员观察识别,由管线夹持本体上的床架安装嵌槽方便地将管线夹持本体以插嵌方式设置到患者病床的床头架上,因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见图1,给出了优选采用塑料制作的管线夹持本体1,在该管线夹持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上部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管线导孔11,在图1中虽然示意了一组管线导孔11的数量为四个,但显然不应受到该数量的限制,因为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而相应地增减,例如可少至3-4个,多至5-7个,或者更多。每一管线导孔11自管线夹持本体1的一侧贯穿至另一侧,并且各管线导孔11的上部具有一管线导入缺口111。为了便于理解,申请人在图1中示意了用于给重症患者输液的导管2和用于连接监护仪器的导线3(也可称电缆),导管2从管线导入缺口111中导入,直至进入到管线导孔11中,导线3同例。由于管线导入缺口111的直径显著小于管线导孔11,因此一旦导管2和导线3经管线导入缺口111导入到管线导孔11中后,便可将它们可靠限制,不会出现逃逸现象。在前述的管线夹持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开设有一床架安装嵌槽12,该床架安装嵌槽12与管体夹持本体1的长度相同,也就是说,该床架安装嵌槽12从管体夹持本体1的一端贯穿到另一端,在床架安装嵌槽12的底部具有一床架导入口121。当要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管线夹持本体1置于患者病榻的床头架4(也可称床架框)上时,只要将床架导入口121对准床头架4压下,直至使床头架4嵌入到床架安装嵌槽12内。在本实施例中,床架安装嵌槽1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以便与图1中所示的床头架4的形状相匹配。此外,前述的一组管线导孔11的大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实施例2:
请见图2,仅将床架安装嵌槽12的横截面形状加工成矩形,用于与横截面形状同样呈矩形的床头架4(图2中未示出)相适配,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依据申请人给出的两个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其它类似的变异,但是仅仅作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变化,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解决了医疗机构长期以来试图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达到了发明目的,体现出了申请人在优点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度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度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6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