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给料机料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5996.0 | 申请日: | 2010-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9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秦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9/00 | 分类号: | B65G2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料机料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盘给料机的料套,属于炼钢配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圆盘给料机是一种使用广泛的连续式容积加料设备,能均匀连续地将物料输送到下一设备中,可将粒度不均匀物料混匀。现有技术中,圆盘给料机包括转动圆盘和设置在转动圆盘上的圆柱形料套,圆盘通过内部的轴承带动旋转,工作时,圆盘转动,物料从料套上部入口落下,随着圆盘的转动混匀物料后排料。圆盘在转动时,由于从料套输入的物料量很大,对圆盘直接造成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内部的轴承在物料推挤下转动难以保持均匀,而且圆盘通常直径很大,在转动过程中力矩大而且受力很不均匀,因此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圆盘在转动时剧烈晃动、上下摇摆,使得整套设备工作很不稳定,还增大了圆盘和料套连接处的磨损,甚至还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缓解圆盘给料机工作时圆盘抖动的料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圆盘给料机料套结构,包括料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套本体是由上料筒和下料筒组成,其中上料筒为圆柱体结构,下料筒为倒置的圆锥体形状,上料筒设置在下料筒的上端且为一体化成型。
进一步,所述下料筒的竖直高度小于上料筒的长度。
进一步,下料筒的内倾斜角度控制在15°~3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解决了给料机圆盘在转动时晃动剧烈的问题,通过改变料套下端出口的结构,可以有效减小物料对圆盘以及圆盘内轴承的冲击力,给料更加顺畅,圆盘转动时更加平稳,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特别是对内部轴承的直接冲击减小,降低了零部件的损坏率,减少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套本体,2—上料筒,3—下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圆盘给料机料套结构,包括料套本体1,料套本体1的上端连接填料仓,下端与给料圆盘配合;所述料套本体1是由上料筒2和下料筒3组成,其中上料筒2为圆柱体结构,下料筒3为倒置的圆锥体形状,上料筒2的下端开口大小与下料筒3的上端开口大小相同,上料筒2安装在下料筒3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的整体结构。
进料时,物料从上料筒2的上端倒入,由于下料筒3的内壁向内倾斜,部分物料在下落时落到下料筒3的内侧斜壁上,这部分物料落下时的冲击力被下料筒3的斜壁吸收,缓解了内部轴承受到的压力,使得圆盘转动时趋于平稳,从而克服了给料机的圆盘振动问题,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见图1,在设计料套时,对下料筒3的倾斜角度R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目的在于既能满足阻挡部分物料向下的冲击力,同时还不影响正常的下料量,因此在制作时,通常将下料筒3的向内倾斜角度R控制在15°~30°范围内。
参见图1,在设计料筒高度时,还需要控制下料筒3的竖直高度小于上料筒2的长度,这样有利于减少物料对下料筒斜壁的磨损。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59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