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吸尘器的感应脱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55732.5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燕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成祥 |
主分类号: | A47L9/28 | 分类号: | A47L9/28;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吸尘器 感应 脱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吸尘器,尤指一种设置于自动吸尘器,用以于其爬坡时,及时启动后退模式的感应脱困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吸尘器为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家用电器,其具备智能化地面吸尘清扫功能,可协助分担居家清洁工作。随其销售价格的降低,使用族群正持续扩增。
自动吸尘器结构中,本体底面与地面存在间隙,运作期间,遇到未触及前挡件的低矮台阶或障碍陈设时,一般会向上攀爬,而到达较高平面或翻越过障碍物。然而,当吸尘器抵达高处后,将面临可能无法再次回到原地面的窘境。再者,装置本体翻越障碍物时,推进轮组一旦悬空,便无法继续行进。如此一来,不仅中断清扫作业,装置空转更将严重消耗电力,造成资源浪费。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从而提出本案,以改善上述缺点,使得自动吸尘器运作更为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发明创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吸尘器的感应脱困装置,以提升自动吸尘器运作的顺畅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揭示一种自动吸尘器的感应脱困装置,设置于一具有一本体的自动吸尘器,其中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定义为一头部及一尾部。所述的自动吸尘器的感应脱困装置包括一控制模块、一运动模块以及一倾斜限位感应模块。运动模块耦接于控制模块,具有一装设于本体底面的推进轮组,接受控制带动自动吸尘器行进,运动模块具有一前进模式及一后退模式,分别以本体的头部及尾部作为前进端。倾斜限位感应模块耦接于控制模块,包括一凸设于本体尾部底面的临界倾角感应单元,临界倾角感应单元凸出本体底面的高度小于推进轮组凸出本体底面的高度,临界倾角感应单元受到外部抵触时,倾斜限位感应模块产生一感应讯号,传送至控制模块,使控制模块驱动运动模块进入后退模式。
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临界倾角感应单元具有一卡合部,本体尾部底面具有一组合部,卡合部的结构配合组装于组合部,使得临界倾角感应单元可拆卸地组装于本体。该卡合部包括至少一卡钩,该本体开设有至少一组装孔,以配合接受该卡钩的扣合,使该临界倾角感应单元组合于该本体。
由此可知:本发明创造提供的自动吸尘器的感应脱困装置,其通过于自动吸尘器的本体尾部底面装设临界倾角感应单元,于其受到抵触时,启动后退模式,可控制自动吸尘器于爬坡时,及时后退,以防止发生推进轮组悬空,或攀爬至高处后无法返回原地面等误动作,从而使得自动吸尘器的行进清扫功能更为顺畅。进一步的,通过临界倾角感应单元以卡合部组装于本体尾部底面的组合部,可自由组装或拆卸,使用者能够依照实务需求,赋予自动吸尘器具备感应脱困功能,如此将使得装置使用具备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自动吸尘器的感应脱困装置的统架构示意图;
图2以及图3为本发明创造的自动吸尘器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临界倾角感应单元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分解图;
图6为临界倾角感应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图8为倾斜限位感应模块的动作示意图;以及
图9、图10为自动吸尘器的感应脱困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本发明创造提出一种自动吸尘器的感应脱困装置,旨在赋予自动吸尘器具备感应脱困功能,以便于爬坡时,及时后退,以防止运作期间发生无法回到原地面以及推进轮组悬空等误动作。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的感应脱困装置10设置于一自动吸尘器20。
首先说明自动吸尘器20的简明构造。自动吸尘器20具有一呈扁圆形的本体21,本体21具有一顶面22以及一底面23,其相对两端分别定义为一头部27以及一尾部28。一前挡件24装设于本体21的头部27前缘,用以感应装置行进障碍,及时控制装置行进模式。本体21的底面23装设有一推进轮组31及一前轮33,自动吸尘器20主要由推进轮组31带动行进。底面23同时设置有一吸尘口25及一对旋转侧刷26,分别用以吸入灰尘、垃圾与辅助清扫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成祥,未经燕成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5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垃圾中转场的垃圾箱吊架
- 下一篇:捆带装置以及用于固定托盘上托物的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