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酶标分析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4080.3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3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吕岗;马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酶标分析仪。
背景技术
比色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光电比色法是在光电比色计上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对浓度作图,绘制工作曲线,然后根据待测组分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的其浓度或含量,与目视比色法相比,光电比色法消除了主观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并且可以通过选择滤光片来消除干扰,提高了选择性。
目前,光电比色法作为临床医疗检验分析中最常用的检测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医学分析仪器中,比如生化分析仪、酶标仪,酶免分析仪及血凝。其中,酶标分析仪是一种基于光学比色原理,专门针对酶免疫实验检测方法和过程设计的光学比色分析仪器。参见图1所示是一种常用的八通道酶标分析仪的光路系统,光源1灯发出的光,经过第一聚光镜2、光阑3、第二聚光镜4后,到达反射镜5,经反射镜作90°反射后,然后再经滤光片6及玻璃光纤7,垂直通过比色杯8,最后到达光电管9。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光源灯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引起光源灯不稳定的因素通常由两个:①电路电压的不稳定性;②灯自身的热稳定性。针对造成光源灯不稳定的因素,采用以下方法解决,电路电压的不稳定性目前采用高稳定度的稳压电源来克服,卤钨灯的热稳定性则采用开机预热的方法来解决,上述方法虽然一定程度能减轻光源灯不稳定的情况,但无法彻底消除光源灯不稳定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而且同时增加了酶标分析仪的生产成本和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酶标分析仪,通过对结构的改进,解决了因光源不稳定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并且节约了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酶标分析仪,包括一光源、所述光源射出光束经光路透镜组、滤光片、玻璃光纤及八个比色杯分别投射于八个光电管上,还包括一参比信道,所述参比信道包括一参比信道用光电管,所述光源射出光束依次经光路透镜组、滤光片及玻璃光纤直接投射于所述参比信道用光电管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酶标分析仪为现有技术,其中光学透镜组用于将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聚焦反射,滤光片用来选取所需的单色光,玻璃光纤是一分九的光纤束,其作用是把一束入射光分为九束光,并改变光路的行进方向,把原来水平方向入射光改变为竖直方向上的出射光,玻璃光纤下方设置八个比色杯及光电管,比色杯中装有比色液,还另外设有一参比信道。酶标分析仪在使用中,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光路透镜组聚焦反射后,反射到滤光片,最后由九通道玻璃光纤分别投射到八个比色杯和光电管以及参比信道上,参比信道的光束输出部分直接投射到参比信道用光电管上,用于采集光源的波动信号,该采集的信号可以作为基准,利用软件的方法修正其他光电管的光源波动系数,消除因光源时间性波动造成的测量误差,同时,由于参比信道不需要加载样品,这样可以对光路进行光学密封处理,以避免杂光对其产生干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光路透镜组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聚光镜、光阑、第二聚光镜及反射镜。聚光镜用于对光束进行聚焦,光阑是指光学元件的边缘、框架或特别设置的带孔屏障,反射镜用于将光束进行90°偏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与所述酶标分析仪配合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采集参比信道的光源波动信号,并以此信号作为基准,配合软件修正其他光电管的光源波动系数,消除误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一路参比信道,采集该信道的光源信号,并以此为基准修正其他光路的光源波动,较之以往的酶标分析仪有效的避免了因电路电压或光源等自身的不稳定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了酶标分析仪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无须使用高稳定度的稳压电源来克服电压的不稳定性,因此节约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易于实现,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酶标分析仪光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酶标分析仪的光路示意图。
其中:1、光源;2、第一聚光镜;3、光阑;4、第二聚光镜;5、反射镜;6、滤光片;7、玻璃光纤;8、比色杯;9、光电管;21、光源;22、第一聚光镜;23、光阑;24、第二聚光镜;25、反射镜;26、滤光片;27、玻璃光纤;28、比色杯;29、光电管;30、参比信道用光电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4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隔膜泵的隔膜片改良
- 下一篇:袋式水隔膜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