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坡面土壤侵蚀快速测定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3675.7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仓;丁文峰;刘继根;唐文坚;周若;王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侵蚀 快速 测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水土流失基础研究的坡面土壤侵蚀过程实验的观测及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坡面土壤侵蚀快速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水土保持基础研究和水土流失区的动态监测必须进行大量的室内和野外现场科学实验观测。坡面是侵蚀发生的最基本单元,同时也是流域的基本组成部分。坡面土壤侵蚀的实验和观测是水土保持的基础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为此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精密测量技术,提供一种快速现场土壤侵蚀过程的测定系统,它可以从土壤侵蚀形态变化过程的角度研究土壤流失量的空间变化规律,为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一种快速、精确、可靠的实验技术观测系统,极大地提高土壤侵蚀实验手段的科技含量。
传统的土壤侵蚀测量方法有手工地形测针板法、侵蚀沟量测法以及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和地形测量法。在坡-沟系统实体模型试验中,地形测针板法和侵蚀沟量测法测量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是人工用量具直接对测量对象接触式测量,这两种方法测量范围小、周期长、点据少,容易产生人为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度。REE示踪技术则由于示踪元素种类的限制、示踪土样制备过程的复杂性、操作过程繁琐等因素,目前仅限于小范围、小尺度研究,还未得到广 泛的应用。而野外土壤侵蚀测量使用1∶1万或1∶5万地形图得到的地形因子与真实情况究竟有多大的差别还是一个未知数。综上所述,现有各种室内及野外水土流失试验中土壤侵蚀量测方法和试验设备普遍存在测量数据少、成果精度差、试验费时费力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坡面土壤侵蚀快速测定系统,使其具有获取数据多、效率高、试验周期大幅减少、数据处理速度快、分析精度较高,能迅速测量土壤侵蚀环境和因子特性的三维模型数据,实现高精度、实时、动态监测土壤的侵蚀过程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坡面土壤侵蚀快速测定系统,它包括坡面径流小区、可移动式液压自动升降坡面侵蚀槽和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它还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带旋转台的三角架,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设置在三角架的旋转台上,三维激光扫描仪包括旋转扫描角度达360°×270°、扫描精度达±2mm、扫描速度达2000点/秒的激光扫描仪主机、专用笔记本电脑、数据处理模块、三维建模模块、数据转换模块以及电源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中的激光扫描仪主机通过为所述旋转台旋转提供电力输入的动力电缆线连接电源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中的激光扫描仪主机通过传输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和现场可视化图像的数据电缆线与专用笔记本电脑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它还设置有标志牌以及用于连接标志牌的连接杆和底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激光扫描仪主机设有双扫描窗口。
与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各方法和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仪器不直接接触试验对象,获取数据多、效率高、试验周期大幅减少,数据处理速度快、分析精度较高,能清晰再现坡面各部位侵蚀、沉积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运用范围广,能用于开展多种侵蚀形式(沟蚀、重力侵蚀等)、多尺度(坡面、径流小区、小流域等)土壤侵蚀的研究,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可全天候进行,数据采集周期大大缩短,用它获取的数据能与CAD、ARCGIS等软件配合使用,进行三维建模,真实再现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观测土壤的侵蚀过程,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利用精密测量技术对被侵蚀土壤形态的微观变化及进程进行高精度、实时、动态观测,对形态分析可真正做到定量化,能迅速测量土壤侵蚀环境和因子特性的三维模型数据,实现高精度、实时、动态监测土壤的侵蚀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3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砌体填充墙竖向灰缝控制工具
- 下一篇:一种安全滑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