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式USB3.0母头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53186.1 | 申请日: | 2010-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3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乃千 |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27/02;H01R13/46;H01R13/66;H01R13/02;H01R13/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张华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三重***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usb3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连接器有关,特别有关于USB的母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为英特尔(Intel)公司与微软(Microsoft)公司倡导发起的一种传输接口,因其可支持热插拔(即,随插即用,Plug-and-Play)功能,故目前已成为个人计算机外设产品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传输接口。并且,发展迄今,USB已经历了USB1.0(低速模式,传输速率为1.5Mbps)、USB1.1(全速模式,传输速率为12Mbps)及USB2.0(高速模式,传输速率为480Mbps)等三个版本。
然而随着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即便是USB2.0的高速传输速率,也渐渐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因此,为更进一步提高USB的传输速率,便推出了USB3.0版本。USB3.0的传输接口主要以USB2.0的四线结构为基础(电源线、接地线及两对数据线),在其上增加两个数据输出线、两个数据输入线及接地线。其中,新增的四条数据传输线还可双向同时传输,借以通过上述九线共同组成USB3.0传输接口的架构,从而使USB3.0的传输速率能够达到5Gbps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自USB发展以来,因其可随插即用的特性及日益提高的传输速率,许多计算机的外接式电子装置都采用USB作为传输接口。例如:外接式光驱、外接式硬盘及外接式的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isk)等。然而,当USB发展到3.0版本之后,其传输速率已可与串行高技术配置(SATA,Serial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最高传输速率1.5Gbps)、外部串行高技术配置(eSATA,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最高传输速率3Gbps)及火线(Fireware;IEEE 1394,最高传输速率3.2Gbps)等传输接口并提而论。因此,暂且不论USB可随插即用的便利性,即有人提出将原为外接式电子装置而设计的USB传输接口,移做计算机内部装置连接使用的概念。
但是,若直接以目前市售的USB3.0母头连接器作为计算机内部使用的USB母头连接器,则会浪费无谓的成本及计算机主机板的配置空间。因此,如何以最简洁的方式,实现最高效益的运用,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努力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USB3.0母头连接器,可供计算机的USB设备在内部插接使用,并可节省制作成本及计算机主机板的配置空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内置式USB3.0母头连接器,焊接于计算机内部的主机板上,供计算机的USB设备在内部插接使用,所述连接器包含:
绝缘本体,具有前端面及后端面,该前端面向内凹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通槽;
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路板,分别悬置于所述通槽的其中之一内,该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且在该第一端面接近该前端面的前缘部位布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金手指;
两组或两组以上连接端子,分别对应至所述电路板,每组该连接端子的一端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于该电路板的该第二端面上远离前缘部位的后缘部位,并且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端面上的金手指;及
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通槽的其中之一内,每组该导电端子的一端具有导接部,该导接部位于该第一端面前缘部位的金手指的后方。
如上所述,其中各该通槽分别与一组该导电端子共同构成USB2.0的传输接口。
如上所述,其中各该通槽分别与一片该电路板上的该两个或两个以上金手指、一组该连接端子及一组该导电端子共同构成USB3.0的传输接口。
如上所述,其中该绝缘本体还具有底面,该底面两侧朝下凸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固定部,以将该绝缘本体固接于该主机板上。
如上所述,其中每组该连接端子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具有第一焊接部,每组该导电端子在远离所述导接部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焊接部。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焊接部之间具有第一弯折处,所述导接部与所述第二焊接部之间具有第二弯折处;该第一焊接部及该第二焊接部分别朝下弯折延伸,并伸出于该绝缘本体的底面,与该固定部呈平行排列,以焊接于该主机板上。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朝外凸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固定部,以将所述绝缘本体固接于所述主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乃千,未经张乃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31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电缆连接器
-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专用数字化输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