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51982.1 | 申请日: | 2010-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8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9;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服务器内部数据传输的高密度的输入/输出(I/O)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业界对服务器内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快,现有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数据传输速率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美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US7,303,438号揭示了一种应用于服务器内部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一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内的印刷电路板及延伸入绝缘本体并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数据传输速率大约为3Gbps,而目前某些服务器内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可能要达到6Gbps或者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因此现有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数据传输速率已不能满足业界的发展需求。
另外,为满足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传输速率的要求,线缆连接器组件也会朝多个对接端口的趋势发展,由此会使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锁扣及分离变得操作困难。
是以,需要一种改进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易于操作的锁扣装置的线缆连接器组件,该锁扣装置能够方便线缆连接器组件与对接连接器之间锁扣及分离。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具有一上表面且其内部设有若干相互横向间隔的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及组设于每一绝缘本体收容空间内的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PCB模组,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一对相互横向间隔的锁扣件及一按压件,每一所述锁扣件的前端连接至绝缘本体上表面的前端缘,所述按压件的后端连接至绝缘本体上表面的后端缘,所述按压件的前端位于锁扣件后端的上方,当一个向下的力施加于所述按压件时,所述锁扣件在按压件的驱动下也向下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新的对接面而使其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组装于线缆连接器组件上锁扣装置的设计也易于操作而容易实现与对接连接器之间的对接与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视图。
图7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1沿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1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例所示的立体组合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第一实施例包括大致呈矩形块状的绝缘本体1、组设于绝缘本体1内的六个PCB模组2、前端连接至绝缘本体1上表面11前端缘的两个相互横向间隔的锁扣件3、后端连接至绝缘本体1上表面后端缘的按压件4及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将六个PCB模组2与绝缘本体1定位在一起的三个定位件5。上述锁扣件3及按压件4的组合可视为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锁扣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51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连接器
- 下一篇:节能、大功率、防松脱插头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