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控接线盒及使用其的光伏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9865.1 | 申请日: | 2010-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4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陆惠民;陈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H02H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接线 使用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模块发电,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温控接线盒。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不会释放温室气体,所以近来渐渐普及。一般居民会将太阳能板安装在屋顶来取得最大的日照及吸光效率。连接市电的太阳能系统在日照下供电给居家使用并将余电回馈至电网。
日照下的太阳能屋顶提供电压,若其光伏电池封装被损坏时有可能会造成电击。举例来说,发生火灾的房子若具有太阳能屋顶,消防队员用水救火时可能遭受电击。目前的太阳能系统在发生火灾时不会自动降压至零电压。根据美国的国家防火公会的统计,在公元2008年有1,451,500件火灾动用到公共救火资源,有403,000件为居家发生的火灾。在太阳能屋顶日渐普及的趋势下,所述火灾案件数是笔无法忽略的数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温控接线盒的实施方式包括壳体、旁路二极管、两个输出终端及热控开关。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表面用于贴附所述光伏模块。当所述光伏模块照光时使所述第一表面升温。所述旁路二极管置于所述壳体内并电连接所述光伏模块的一组光伏电池组,当所述光伏电池组受遮阴时会使所述旁路二极管升温。两个输出终端电连接所述光伏模块并用于输出所述光伏模块所产生的电压信号。所述热控开关具有两个终端,电连接所述两个输出终端,用于侦测所述接线盒的温度是否到达临界温度,并且在所述接线盒到达所述临界温度时,短路所述两个输出终端。所述接线盒避免所述热控开关因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旁路二极管的升温影响而误短路。
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接线盒的实施方式包括壳体、旁路二极管、两个 输出终端及热控开关。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表面用于贴附光伏模块。所述旁路二极管置于所述壳体内并电连接所述光伏模块的一组光伏电池组。所述两个输出终端电连接所述光伏模块并用于输出所述光伏模块所产生的电压信号。所述热控开关具有两个终端电连接所述两个输出终端,且包括控制终端用于电连接侦测系统,所述热控开关通过所述控制终端以侦测并接收表示火灾的警报信号,并且短路所述两个输出终端以响应所述警报信号。
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实施方式包括光伏模块以及温控接线盒。所述温控接线盒包括壳体、旁路二极管、两个输出终端及热控开关。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表面用于贴附所述光伏模块。当所述光伏模块照光时使所述第一表面升温。所述旁路二极管置于所述壳体内并电连接所述光伏模块的一组光伏电池组,当所述光伏电池组受遮阴时会使所述旁路二极管升温。两个输出终端电连接所述光伏模块并用于输出所述光伏模块所产生的电压信号。所述热控开关具有两个终端电连接所述两个输出终端,用于侦测所述接线盒的温度是否到达临界温度,并且在所述接线盒到达所述临界温度时,短路所述两个输出终端。所述接线盒避免所述热控开关因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旁路二极管的升温影响而误短路。
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用的接线盒的热控开关在侦测到临界温度T时,降低其连接的光伏模块所产生的电压。所述热控开关的临界温度T高于所述旁路二极管及所述光伏模块的工作温度上限,以避免所述热控开关因所述光伏模块及所述旁路二极管的升温影响而误短路。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光伏发电系统用的接线盒的实施方式结构方块图;
图2显示光伏模块的实施方式结构方块图;
图3显示光伏发电系统的实施方式结构方块图;
图4显示热控开关在开启状态(ON state)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显示热控开关在关闭状态(OFF state)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显示热控开关的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显示热控开关的第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显示热控开关在开启状态的第四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9显示热控开关在关闭状态的第四实施方式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光伏电池 10
光伏模块 100,100a,100b,100c
光伏电池组 101,102,103
终端 101a,101b,102a,102b,103a,103b
面板 104
接线盒 200
旁路二极管 201,202,203
导体组件 204a,204d
热控开关 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9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号发射以及信号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风险评估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