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牵引供电负极单元框架泄漏测试和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8246.0 | 申请日: | 2010-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0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祥连;朱忠建;阚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6 | 分类号: | H02H3/26;G01R31/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2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牵引 供电 负极 单元 框架 泄漏 测试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供电系统中的直流牵引供电负极单元框架泄漏测试和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负极柜的框架泄漏保护主要用来保护设备与人身安全,现有的保护装置大多存在反应速度慢、可靠性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速度快、保护动作可靠性高的直流牵引供电负极单元框架泄漏测试和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牵引供电负极单元框架泄漏测试和保护装置包括有与系统负极连接的钢轨和与系统正极绝缘的直流设备外壳,还包括有一个电流继电器和两个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一端连接直流设备外壳,另一端接地;两个电压继电器并联后一端连接直流设备外壳,另一端连接系统负极。所述并联的两个电压继电器经过高压熔断器与系统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流元件和电压元件协同监测,可以提高框架泄漏保护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保护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有与系统负极连接的钢轨A和与系统正极绝缘的直流设备外壳B,还包括有一个电流继电器K4H1和两个电压继电器K4E1、K4F1;电流继电器K4H1一端连接直流设备外壳,另一端接地;两个电压继电器并联后一端连接直流设备外壳,另一端经过高压熔断器F4D1连接系统负极。图中的S26D1为万能转换开关,用于选择框架电压报警元件的投切;S26D2也为万能转换开关,用于选择框架电压跳闸元件的投切。
在S26D1、S26D2选择“投入”的情况下,K4E1、K4F1通过高压熔断器F4D1与系统负极母排相连,另一端接框架保护地,分别用于相应两级电压保护。K4H1一端接框架保护地,另一端接系统地,用于动作框架电流泄漏,K4H1无需额外电源,可以保证在系统运行中安全、可靠、快速的进行动作,提高系统安全性。
上述装置中,电流元件一端接设备外壳,另一端接地,主要检测设备外壳对地的泄漏电流。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电流检测回路没有电流通过。当任意一个直流设备的正极对外壳发生绝缘损坏时,接地电流通过电流元件流入地网,再通过钢轨与地之间的泄漏电阻(或排流柜)回到钢轨(负极)。当接地电流达到整定值时,电流元件动作,联跳本站断路器,并且按照需要联跳邻站相应断路器。
由于电流流经的通路电阻的不确定性(主要是钢轨对地绝缘电阻随着绝缘材料的性能而变化),可能会造成框架保护电流元件检测值达不到整定值的要求,框架保护电流元件不动作。为与电压元件配合使用,装置内的电压元件一端接设备外壳,另一端接钢轨,检测负极与设备外壳的泄漏电压。由于小电阻可忽略不计,可认为设备外壳直接接地,电压元件检测到的电压等价于钢轨和地之间的电压。当任意一个直流设备的正极对外壳发生绝缘损坏时,地电位升高,电压元件会在钢轨和地之间检测到一个电压。当这个电压大于电压元件整定值时,电压元件应在整定的时间内动作,发出报警或直接跳闸并联跳相应断路器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大全赛雪龙牵引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8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信设备套管转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