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保存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5985.4 | 申请日: | 2010-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6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峰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保存 干细胞 采集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保存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袋。
(二)背景技术
脐血干细胞是孩子一生只有一次机会保留的重要个人生物资源,储存了孩子的脐血就等于储存了孩子的一份生命备份,脐血目前不仅已能有效地治疗几十种难治性疾病和多种不治之症,而且它所能治疗的疾病种类还在不断地增加。自体储存的脐带血一旦需要使用时,不需配型,细胞活性强,无免疫排斥的危险,移植成活率高,治愈率高,医疗费用低,另外储存的脐血还能对家庭其他成员有一定的保障。
采集高质量的脐血干细胞是保存和治疗疾病的基础所在。为保证采血质量,要求在断脐后30s内完成脐静脉穿刺,并需在3-5分钟内采集完毕。目前,医疗上多采用单袋体的一次性采血袋来采集脐血,而采用单袋体的一次性采血袋存在着下述缺点:由于一次性采血袋单袋的容量一般为60-80ml,而一个婴儿的脐血量最多可达200ml,所以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更换采血袋,这就需要重新穿刺,重新穿刺不仅给采血者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延长了采血时间,导致脐血凝固而影响所采血液的质量。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二次穿刺就可满足不同脐血量采集的用于保存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保存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袋,包括主采血袋,主采血袋上连接有主管,导管与导管连接,导管与带有针柄的穿刺针相连接,主管和导管分别与三通管的其中两个管口相接,三通管的第三管口与备用管相接,备用管连接备用采血袋,且在主管上设置有主管控制阀,在备用管上设置有备用管控制阀。
上述用于保存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袋,针柄的一侧带有一侧翼状的手柄。
上述用于保存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袋,其穿刺针上戴有一针头保护帽。
采集脐血干细胞前,先将备用管控制阀关闭,将主管控制阀打开,手持针柄,将穿刺针刺入脐静脉,脐血依次经穿刺针、导管和导管流入到主采血袋内。当脐血量较多而将主采血袋充满时,就可将主管控制阀关闭,将备用管控制阀打开,让脐血流向向备用采血袋内,收集结束,将备用管控制阀关闭。将其保存在脐血干细胞库内。一般情况下,一个备用采血袋就足够了。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保存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便于保存,且不增加脐血库的保存费用。
2)采用双袋并联结构,一次穿刺便可满足不同脐血量的采集工作,适应性比较强,无须换袋和重新穿刺,缩短了采血时间,避免了因脐血凝固而影响到所采脐血的质量。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采血袋,2、主管,3、导管,4、针柄,5、穿刺针,6、备用管,7、备用采血袋,8、主管控制阀,9、备用管控制阀,10、手柄,11、针头保护帽,12、三通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保存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袋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保存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袋,其结构包括主采血袋1,主采血袋1上连接有主管2,主管2与导管3连接,导管3与带有针柄4的穿刺针5相连接,针柄4的一侧带有一侧翼状的手柄10,穿刺针5上戴有一针头保护帽11,主管2和导管3分别与三通管12的其中两个管口相接,三通管12的第三管口与备用管6相接,备用管6连接备用采血袋7,且在主管2上设置有主管控制阀8,在备用管6上设置有备用管控制阀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保存脐血干细胞的采集袋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峰,未经赵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59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输液包装的组合盖及具有该组合盖的输液容器
- 下一篇:倒立式输液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