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井壳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4558.4 | 申请日: | 2010-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3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尹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钢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3006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建筑行业,适用于上下水井,供暖井和电缆井。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井通常采用:管线铺设好后,用水泥和砖砌成上下水井、供暖井或电缆井,这种结构只有水泥干透后才有强度,而在水泥没有干透时,最怕水泡,进而影响强度,尤其是北方,在寒冷的冬季施工时,水泥冻后发渣,不结实。也有少数采用金属的,但是成本高,不耐腐蚀,易丢失,另外各工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其要求井壳的高度不同,所以制成金属结构的,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高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低,可调整高度,安装方便的多用途井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井壳,其特征在于:由井壳底部、井壳中部和井壳上部构成,井壳下部和井壳中部通过法兰连接,井壳中部和井壳上部通过托台插口连接。
所述的井壳底部制成方锥槽体或方圆槽体,所述的井壳中部制成方圆过渡椎体;所述的井壳上部制成圆筒形。
所述的方锥槽体,其形状为两端都为方形;所述的方圆槽体,其形状为一端为方形,另一端为圆形;所述的方圆过渡椎体,其形状为一端为圆形,另一端为方形。
构成井壳底部,井壳中部和井壳上部的壳体为平面板材或制成具有凹凸瓦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分体结构,在实际操作时,先将各管线或阀门安装到井壳底部,然后再将井壳中部和井壳上部连接上,成为一体,操作方便,组装后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事先在壳体上钻开连接孔,安装到管线上,即可,安装方便。
2、方便调整。由于采用了分体结构,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切割调整井壳上部侧面的高度,保持井壳整体的平整和井壳整体的高度。
3、强度高。构成井壳底部,井壳中部和井壳上部的壳体采用了凹凸瓦棱结构,增强了加强筋,提高了井壳整体的强度。
4、施工快捷。由于事先将井壳底部,井壳中部和井壳上部组装在一起,运输到施工现场,直接安装上即可,避免了以往需要现砌,时间长,水泥不易干,尤其冬季施工不便的缺点。
5、结构稳定。由于在井壳中部设置了托台,井壳上部和井壳中部插在托台上插口连接,托台承受井壳上部的重量,是井壳上部稳定,从而使得井壳整体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切面图
图3是图1的B-B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多用途井壳,由井壳底部1、井壳中部2和井壳上部3构成,井壳下部1和井壳中部2通过法兰7连接,井壳中部2和井壳上部3通过托台6插口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井壳底部1制成方锥槽体,即:其形状为两端都为方形;与井壳中部连接的上端方形大于下端方形。当然井壳底部1也可制成方圆槽体,即:其形状为与井壳中部连接的上端为方形,下端为圆形。
井壳中部2制成方圆过渡椎体;即:其形状为与井壳上部连接的上端为圆形,与井壳底部连接的下端为方形。
如图1和图2所示,井壳上部3制成圆筒形。
本实施例,选择构成井壳底部,井壳中部和井壳上部的壳体为具有凹凸瓦棱结构4的板材。当然,壳体也可以选择平面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钢,未经尹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4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试桩力传感器安装模具
- 下一篇:一种悬臂式挡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