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操纵杆定位机构及操纵杆轨道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44047.2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6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林中尉;申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阿福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0/00 | 分类号: | B60K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11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纵杆 定位 机构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箱的操纵杆定位机构及操纵杆轨道板。
背景技术
操纵杆定位机构的作用是使得操纵杆稳定在某个档位上,而且要在换档时具有操作力感的变化。现有的操纵杆定位机构一般包括摆杆,与摆杆在轴向成滑动连接的球头销;开有轨道的操纵杆轨道板,在摆杆与球头销之间设置有在常态时使得球头销的球头与轨道接触的弹性元件。使用的结构是将X、Y方向分开,分别使用两组斜面结构(有操纵杆两个轨道板),两套斜面+弹簧的组合机构,实现力感和定位,结构复杂零件数目多,可靠性较差,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可靠的操纵杆轨道板。
本实用新型的操纵杆轨道板,在一个轨道板上开有供球头销在其内移动的轨道;轨道上具有多个与球头销的球头相配合以使得球头处于稳定状态的凹坑,凹坑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轨道在轨道板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即在X向、Y向、Z向三个方向变化;在X向上相邻的两个凹坑之间的轨道底面向上突起。
本操纵杆轨道板的有益效果:只使用一个轨道板,即在一个轨道板上开有轨道,结构简洁;在X向上相邻的两个凹坑之间的轨道底面向上突起,使得在操纵杆在X向上移动而换挡时,球头销将在Z向方向上上下滑动,具有明显的力感变化。
作为改进,所述的操纵杆轨道板,在Y向上相邻的两个凹坑之间的轨道底面向上突起。使得在操纵杆在Y向上移动而换挡时,球头销将在Z向方向上上下滑动,具有明显的力感变化。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洁可靠、换档时操作力感变化明显的操纵杆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操纵杆定位机构,包括摆杆、与摆杆在轴向成滑动连接的球头销、所述的操纵杆轨道板,在摆杆与球头销之间设置有在常态时使得球头销的球头与轨道接触的弹性元件(如弹簧)。
本操纵杆定位机构的有益效果:只使用一个轨道板+弹簧结构即可实现操纵杆定位,结构简洁可靠。在X向上相邻的两个凹坑之间的轨道底面向上突起,使得在操纵杆在X向上移动而换挡时,球头销将在Z向方向上上下滑动,具有明显的力感变化。因此,本操纵杆定位机构使用一个3维轨道结构,实现操纵杆的定位和操作力感,再配合传感器,实现人对车辆的行驶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轨道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过点1、3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过点3、4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过点4、6、8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过点9、6、12的剖视图。
图6是操纵杆定位机构的在Y、Z方向的示意图。
图7是操纵杆定位机构的在X、Z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带有球头移动轨迹60的轨道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6-7所示的操纵杆定位机构,包括一个可绕着一个定点(球心)摆动的摆杆20、与摆杆20在轴向成滑动连接的球头销21、开有轨道22的一个操纵杆轨道板23,在摆杆与球头销之间设置有在常态时使得球头销的球头25与轨道接触的弹簧24。
参见图1-5所示的操纵杆轨道板23。轨道上具有7个与球头销的球头相配合以使得球头25处于稳定状态的凹坑31、33、34、36、38、39、42。各凹坑的表面与球头25球面相配合。以轨道板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分别为X向、Y向、Z向,球头25在凹坑31、33、34、36、38、39、42内时其球心1、3、4、6、8、9、12的X、Y、Z坐标值见图1。
在X向上,相邻的凹坑31、33之间、凹坑34、36之间、凹坑36、38之间的轨道底面有向上突起部52、55、57;球头25与突起部52、55、57接触时其球心2、5、7的X、Y、Z坐标值见图1。
在Y向上,相邻的凹坑36、39之间、凹坑36、42之间的轨道底面有向上突起部50、51;向上突起。球头25与突起部50、51接触时其球心10、11的X、Y、Z坐标值见图1。
轨道板的轨道在X、Y、Z三个方向变化,使球头按照一定的轨迹移动,移动时通过Z向的位置变化,改变弹簧的长度,从而实现力感变化和换档杆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阿福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阿福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40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芯电源插头保险管安装内架
- 下一篇:塑胶产品的侧胶口切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