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炼机下顶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3261.6 | 申请日: | 2010-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9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子群;沈平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钱集团(如皋)轮胎有限公司;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6 | 分类号: | B29B7/26;B29B7/8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16 | 代理人: | 钟廷良;李慧芳 |
地址: | 226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炼机下顶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炼机下顶栓结构,包括下顶栓底座,与下顶栓底座连接的下顶栓轴,以及带动下顶栓轴在一定角度内转动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密炼机是将胶料和碳黑等原料放入密封的混炼室内进行搅拌,使得胶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设备。其包括进行混炼的混炼室,搅拌混炼室内原料的转子,以及进行胶料排放的下顶栓等各部件。在密炼过程中,须保持密炼机的恒温,下顶栓及混炼室、转子等部件上均设置有冷却机构。
传统的下顶栓冷却方式为:下顶栓底座中心开有冷却水内腔,与底座连接的下顶栓轴中心挖空,冷却水管先从下顶栓轴端部穿过其轴心空腔再进入下顶栓底座,进行下顶栓的冷却。这样,下顶栓轴与下顶栓底座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进行动作时,两者相对静止,可防止冷却水管的折断。其存在缺点是:下顶栓轴的轴心挖空,降低了下顶栓轴的强度,易出现断裂现象。且其加工难度高,万一出现断裂,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加工,给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密炼机下顶栓结构,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不影响下顶栓轴的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密炼机下顶栓结构,包括下顶栓底座,与下顶栓底座连接的下顶栓轴,以及带动下顶栓轴在一定角度内转动的驱动装置,其创新点在于:所述下顶栓底座中心开有空腔,所述底座上开有两导通外界与空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出水口上连接有可通入循环冷却水的冷却水软管,且在所述进、出水口与冷却水软管之间设有旋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接入下顶栓底座内腔的冷却水软管中通入冷却水,对下顶栓底座进行冷却。下顶栓底座进、出水口上的旋转接头可避免驱动装置带动下顶栓轴以及下顶栓底座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时折断冷却水软管。采用这种结构的密炼机下顶栓结构,既能够保证下顶栓底座的冷却,又不会降低下顶栓轴的强度,使用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密炼机下顶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炼机下顶栓结构,其包括下顶栓底座1、下顶栓轴2、驱动装置3、进水口4、出水口5和冷却水软管6。
上述下顶栓底座1底部安装有下顶栓轴2,该下顶栓轴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可带动下顶栓轴2以及下顶栓底座1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进行密炼机的排料。
下顶栓底座1的中心开有空腔,并在底座上设有两导通外界与空腔的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进水口4和出水口5与冷却水软管6连接,该冷却水软管6内通有可循环冷却水,并在进水口4、出水口5与冷却水软管6之间连接有旋转接头。
使用时,冷却水软管6捏的冷却水通过进水口4进入下顶栓底座1的空腔内,吸收热量后通过出水口5排出。驱动装置3在带动下顶栓轴2和下顶栓底座1转动,进行排放胶料时,进水口4和出水口5上的旋转接头可使得与其连接的冷却水软管6不随下顶栓底座1转动,防止其折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钱集团(如皋)轮胎有限公司;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钱集团(如皋)轮胎有限公司;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3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端部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