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原色激光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1954.1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2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游镇安;柯丽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00 | 分类号: | G01J1/00;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原色 激光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原色激光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投影显示行业发展较为迅速。传统的投影显示设备普遍采用金属卤素钠灯等作为发光光源。其缺点是电光转换率低、寿命短、成本偏高,通常在运行几千小时后,亮度就会严重减弱;另外,由于技术的限制,采用金属钠灯作为发光光源还导致投影机体积偏大,无法满足人们对轻便易携带的小型化电子产品的需求。再者,由于金属钠灯发光机理的限制,使其成像的色域范围较小,无法实现较为逼真的色彩还原。
另外,目前还有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的投影机。相比传统的金属钠灯光源,LED光源具有的优势在于:效率高、寿命长、体积小、响应速度快、耗电低,没有紫外或红外辐射。但是,LED光源易发散,投影画面较暗,还没有达到投影机所期望的高亮度。
而激光光源,相对金属钠灯及LED等非相干光源而言,激光光源的光谱更纯,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易于实现高亮度的输出;且具有体积小、电光效率高、耗电低、批量成本低等特点,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三原色波长,得到更广的色域,实现更加真实的色彩还原。因此,采用激光作为发光光源的投影机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现有的检测系统难以对三原色激光的正常输出与否以及三原色激光的输出强弱进行侦测。当三原色激光不能正常输出时,便会严重影响所述激光投影机的投影效果。
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检测系统有效地对三原色激光的输出进行侦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原色激光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能有效地对三原色激光是否正常输出及其强弱进行侦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三原色激光检测系统,包括光源模块,用于产生三原色激光;光源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光源模块产生三原色激光;扫描模块,具有一扫描镜片,所述扫描镜片用于接收并送出所述光源模块产生的三原色激光;扫描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扫描镜片转动;出射镜,用于透射所述扫描镜片送出的三原色激光并将所述三原色激光投影于投影面上,且所述出射镜具有一投影成像区域;感知器,用于接收经所述扫描镜片送出的三原色激光并根据所述三原色激光的输入情况生成反馈信号,所述感知器设置在所述投影成像区域外;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反馈信号并侦测所述三原色激光是否正常输出,以及侦测所述三原色激光的强弱,并控制所述光源驱动模块和所述扫描驱动模块工作。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三原色激光检测系统将感知器设置在所述投影成像区域外,通过所述感知器接收三原色激光并生成反馈信号,再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侦测所述三原色激光是否正常输出及其强弱。因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所述检测系统的侦测结果对所述三原色激光的输出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较好的投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原色激光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原色激光检测系统工作时由扫描模块送出的激光投射到出射镜上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原色激光检测系统工作时由扫描模块送出的激光到达出射镜时形成的照射区域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检测系统 100 光源模块 10
光源驱动模块 11 扫描模块 12
扫描驱动模块 13 出射镜 14
投影成像区域 141 感知器 15
控制模块 16 照射区域 20
可透射区域 21 不可透射区域 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三原色激光检测系统100包括光源模块10、光源驱动模块11、扫描模块12、扫描驱动模块13、出射镜14、感知器15及控制模块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1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法在线水洗机吹干机构前置的辅助干燥装置
- 下一篇:纳米碳纤维真空超导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