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CPCI总线的下翻便携式加固计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0751.0 | 申请日: | 2010-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迎新;张廷银;杨贵永;秦新玲;陈赞;贾维;邵志国;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pci 总线 便携式 加固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计算机,具体地说是基于CPCI总线的下翻便携式加固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计算机成为了我们生产中的重要要素。在一些特殊行业,如国防、石油、建筑、交通、地质等,计算机的应用环境很恶劣,要求计算机具有比商用机更好的稳定性、可靠性、扩展性、便携性,这促使了便携式加固计算机的诞生。传统的便携式加固计算机都采用IPC即工业个人计算机的机械结构和金手指式互连方式,具有性能可靠、软件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
但是,基于PCI和ISA总线技术的IPC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板卡的拆卸和安装,其特殊的两层结构不利于机器内部热设计,所采用的金手指接插方式也不便于机器内部板卡的减震设计。这在严酷的工业控制领域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基于CPCI总线技术的加固计算机越来越受到工业控制行业的青睐。CPCI总线技术是在继承传统PCI技术优点基础上经过改进的一种总线技术。基于CPCI总线技术的加固计算机具有更好的耐用性、抗震性、电磁兼容性和通风性能。但是目前的CPCI计算机只能安装固定于机柜等大型设备中,不便于移动,无法作为外场测试等设备使用,因此,限制了CPCI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针对传统IPC计算机的缺点和现有CPCI计算机的局限性,采用CPCI总线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靠性、扩展性、便携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中的基于CPCI总线的下翻便携式加固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计算机核心模块、机箱、显示部分、键盘;机箱为全密封机箱,显示部分设置在机箱前面且为液晶显示部分,键盘设置在显示部分前面,键盘通过钢铰链与机箱连接,计算机核心模块设置在机箱内部,计算机核心模块包括CPCI背板、CPCI电源板、CPCI扩展板、CPCI系统板。
所述的显示部分采用阳光下可视高亮液晶屏,显示部分的表面加装电磁屏蔽玻璃。
所述的键盘与机箱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锁紧机构。
所述的于计算机核心模块中的CPCI背板、CPCI电源板、CPCI扩展板、CPCI系统板上均设置有散热冷板,散热冷板上设置有助拔器。
所述的散热冷板采用金属铝件。
所述的机箱表面为散热槽形式。
所述的机箱右侧有封闭小门,小门内设有电源开关、复位按钮和标准对外接口;小门盖板上加装导电防水橡胶条。
所述的机箱后面是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航空插座形式接口。
所述的机箱顶部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CPCI总线的下翻便携式加固计算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显示部分采用阳光下可视高亮液晶屏,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2、显示部分的表面加装电磁屏蔽玻璃,减少电磁泻射;
3、小门盖板上加装导电防水橡胶条,能起到防水和电磁兼容的作用;
4、各板卡热量通过散热冷板传到机箱上,机箱表面处理成散热槽形式,易于散热,最终达到全密封散热效果;
5、利用CPCI总线技术的高可靠性、开放性的特点,使便携机整体加固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6、机箱顶部有把手,用于机器搬运,使用方便
7、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通讯、网络、计算机电话整合,也适合实时系统控制、工业自动化、实时数据采集等需要高速运算的智能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水利等模块化及高可靠度、可长期使用的应用领域;
8、具有良好的便携性、扩展性、环境适应性、低电磁辐射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基于CPCI总线的下翻便携式加固计算机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显示部分,3、键盘,4、计算机核心模块,5、CPCI背板,6、CPCI电源板,7、CPCI扩展板,8、CPCI系统板,9、电磁屏蔽玻璃,10、散热冷板,11、助拔器,12、小门,13、导电防水橡胶条,14、锁紧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超越数控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0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水平导向轮机构
- 下一篇:FC转LC光纤适配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