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位的预埋防水套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40119.6 | 申请日: | 201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6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建忠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 防水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位的预埋防水套管,属于建筑施工用防水套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水套管的应用很常见。目前的防水套管,特别是预埋防水套管,由于施工时预留洞或其它套管与实际要安装的管道之间经常存在一定的偏差间距,不仅给安装施工带来了麻烦,影响了安装进度,而且也影响美观。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住房、办公的装修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无法改变预留洞的位置情况下,为了使安装按照原来的设计要求进行,移位器的出现解决了该问题。移位器,即为一种中空弯管,弯管的一端开口与实际要安装的管道出口相对接,弯管的另一端开口则与预埋防水套管对接。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弯管虽然可使安装按照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但却存在容易堵塞、安装麻烦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会引起堵塞、安装方便的可移位的预埋防水套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移位的预埋防水套管,包括管体、安装在管体底端的可调移位器;该可调移位器包括底盘以及位于底盘上端且与底盘活动连接的移位盘,底盘上设有通孔,移位盘的底部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行程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通孔内壁向上延伸形成一穿设在行程槽内的管道;通孔内壁向内凸设一定位圈,且该定位圈沿管道内壁向上延伸至管道的中上部。
所述行程槽的两侧行程直边上设置有限位挡板,管道外壁与两限位挡板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与限位挡板的配合设置,使底盘与移位盘之间形成滑动连接。
所述移位盘的下端面且位于底盘的两侧边设置有限位条,可使底盘与移位盘之间的滑动更平稳。
所述底盘下端面设有箭头标记,移位盘下端面设有与箭头标记相对应的刻度表,箭头标记对准刻度表中的零时,管道位于移位盘的正中心。箭头标记、刻度表的设置,可使管道在行程槽内的位移调节更为精确和明朗。
所述可调移位器通过移位盘粘接在管体内壁上。
所述管体外壁及管体外壁上的止水片为粗糙面,止水片的上端面上设有一O型加强筋,且O型加强筋与管体外壁之间还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梯形加强筋。O型加强筋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止水片的强度,同时也增加了止水片与混凝土的接触面,使预埋防水套管更不易漏水。
所述管体底端的周边均匀设置有四个四面破口的固定脚,且每个固定脚的上端面上均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可移位的预埋防水套管,在管体底端安装有可调移位器,可调移位器底盘上的通孔根据实际要安装的下水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与下水管刚好直线对接,当然所调节的范围被控制在移位盘的行程槽内。如此,由于下水管与底盘上的通孔是直线对接,因此就不会引起堵塞,而且安装也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移位器是在预埋防水套管的管体内进行移位。本实用新型可移位的预埋防水套管,可适用于排水管、排污管、马桶下水等下水管的安装,尤其适用于精装修。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移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底盘与移位盘结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可移位的预埋防水套管,包括管体1、安装在管体1底端的可调移位器2。该可调移位器2包括底盘3以及位于底盘3上端且与底盘3活动连接的移位盘4,底盘3上设有通孔31,移位盘4的底部设有与通孔31相对应的行程槽4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效果更好,通孔31内壁向上延伸形成一穿设在行程槽41内的管道32。通孔31内壁向内凸设一定位圈33,且该定位圈33沿管道32内壁向上延伸至管道32的中上部。当然,为再进一步保障防水效果,在定位圈33的上方还可设两个密封圈10。
底盘3与移位盘4之间的活动连接方式有很多种,而本实施例则选用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滑动连接,具体为:行程槽41的两侧行程直边上设置有限位挡板42,管道32外壁与两限位挡板42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滑动块34。滑动块34的上端凸耳341刚好卡设在限位挡板42的顶端,以此形成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建忠,未经邵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40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