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挂减振隔声窗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8438.3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0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姜鹏明;吴帮玉;耿晓音;陈春晓;冯经南;富喜;任平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创声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20 | 分类号: | E06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减振隔声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窗户,特别是关于一种悬挂减振隔声窗。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公路两侧住宅中的居民常常要饱受室外噪声和振动的侵扰,尤其是处于车辆较多的路段、闹市、机场或车站等,因此,隔声窗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品。目前,对于隔声玻璃的研究非常广泛,同时也不能忽略对于窗框的安装。传统的窗框与墙体的安装方法为,将窗框直接用膨胀螺丝与墙体固定后,在墙体与窗框四周用密封胶进行密封。这种安装方法的缺点为:当墙体受到冲击时,振动沿墙体传到窗框,引起玻璃振动,产生二次噪声,达不到减振降噪的目的,并且组装时也很难做到不漏声。
为了能在双层或多层玻璃隔声窗关闭状态下,不影响通风换气,需要在窗户上安装通风装置,现有通风装置采用交流电变压器驱动风机运转,进行换气,该方法虽能实现换气的功能,但是需要耗用电量,达不到节能的功效,并且在换气时不能有效阻隔噪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降噪效果好,节省能源的悬挂减振隔声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减振隔声窗,它包括建筑物墙体上留出的窗口,制作完成的窗框,在窗框上设置的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与所述窗框之间设置一圈副窗框;所述副窗框包括内、外两个型材框架,室外一侧的所述型材框架向上延伸出一垂向框架,所述内、外两个型材框架之间通过两弹性材料连接成一体,所述副窗框通过若干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窗口的墙体上;所述窗框设置在所述副窗框的顶部,所述副窗框和窗框之间设置有弹性材料,所述窗框的室外一侧与所述垂向框架之间塞设有一密封胶条,所述窗框的室内一侧设置有另一密封胶条,且通过卡设在室内一侧的所述型材框架内的一压条压紧。
所述窗框顶部的室外一侧设置有一出风口,所述窗框侧部的室内一侧设置有一进风口,所述进、出风口之间形成一通风道,所述进、出风口上分别设置有活动百叶,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一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电连接一设置在室外的太阳能电池,所述轴流风机和活动百叶电连接一设置在所述窗框室内端的开关。
所述进、出风口之间形成的所述通风道内,设置有单层、双层或多层的孔板,所述孔板为其上布满孔眼的微孔板、超微孔板中的一种,孔径分别为0.7~0.8mm和0.3~0.4mm。
位于室内一侧的所述型材框架的下部设置一护面板,所述护面板为一包设在所述窗口墙体上的L形折板。
所述窗玻璃通过密封胶条安装在窗扇上,所述窗扇通过密封胶条安装在所述窗框上。
所述窗框和窗玻璃之间、所述窗框和窗扇之间、所述窗扇和窗玻璃之间设置的密封胶条为一长条体,其截面上部呈一“工”型结构,所述“工”型结构的下梁两端分别向外侧斜下方弯折,形成一半包围结构,在所述半包围结构内的所述“工”型结构下梁的底面中间位置设置一椭圆环。
所述椭圆环中部设置有一横梁,所述密封胶条两端部的所述横梁下方的半圆形空间内分别设置一半圆形、且半圆形上部回折的弹簧支撑结构。
所述密封胶条两端部的所述椭圆环内分别设置一螺旋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创声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绿创声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8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等效长轴颈轴承的牙轮钻头
- 下一篇:一种平移式住宅窗扇